|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自阳,姜小苓,茹振钢,等.人工老化对杂交小麦种子生理特性和种子活力变化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2):81-83.
点击复制

人工老化对杂交小麦种子生理特性和种子活力变化的影响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1卷
期数:
2013年02期
页码:
81-83
栏目:
出版日期:
2013-02-28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张自阳;姜小苓;茹振钢;李淦;刘明久;
河南科技学院
Author(s):
-
关键词:
-
Keywords:
-
分类号:
S512.1
DOI:
-
文献标志码:
-
摘要:
以3个BNS型杂交小麦和2个常规小麦品种的种子为材料,人工加速老化种子,研究不同小麦品种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和种子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POD活性均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杂交小麦的抗老化能力明显高于常规小麦品种,在相同处理时间下杂交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小麦种子。老化过程中,常规小麦种子活力并不是以等速率递减,在老化初期(0~4 d)内下降较慢,4 d后开始快速下降;杂交种在老化末期(8 d),活力才开始下降,并且下降幅度不大。5个材料中BNS/YN0901组合杂交小麦种子活力最强。老化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则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微升趋势。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常规小麦与杂交小麦品种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呈递减趋势,可溶性蛋白变化趋于复杂,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编号:122102110036)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