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李岳峰,居立海,张来运,等.不同施磷水平下AM真菌对水稻/绿豆间作中植株生长及氮磷利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3):51-55.
点击复制

不同施磷水平下AM真菌对水稻/绿豆间作中植株生长及氮磷利用的影响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1卷
期数:
2013年03期
页码:
51-55
栏目:
出版日期:
2013-03-3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李岳峰;居立海;张来运;徐国华;
江苏省洪泽县农业委员会
Author(s):
-
关键词:
-
Keywords:
-
分类号:
S511;S522
DOI:
-
文献标志码:
-
摘要:
采用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的种植方式,研究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对水稻和绿豆的幼苗生长及氮磷素的转移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kg(以P计,下同)施磷处理[Ca(H2PO4)2.H2O]的水稻和绿豆的菌根形成率最高。不同磷水平处理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水稻和绿豆叶片叶绿素、植株磷含量和吸收量增加;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显著增加植株吸磷量,绿豆增加量高于水稻,绿豆的增加量在10 mg/kg时达98.34%。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系统中,水稻和绿豆的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大,接种AMF条件下,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的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水稻/绿豆间作系统中,土壤有效磷量含量显著影响丛枝菌根的形成和发育。在10 mg/kg施磷水平下,丛枝菌根对水稻/绿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显著促进了水稻和绿豆的生长,并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国家“863”计划(编号:2006AA10Z134)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