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赵国栋,管春松,高庆生,等.电动拖拉机发展现状与趋势[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2):24-28.
 Zhao Guodong,et al.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electric tractor[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46(22):24-28.
点击复制

电动拖拉机发展现状与趋势(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6卷
期数:
2018年第22期
页码:
24-28
栏目:
专论与综述
出版日期:
2018-12-01

文章信息/Info

Titl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electric tractor
作者:
赵国栋 管春松 高庆生 杨雅婷 陈永生 崔志超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Author(s):
Zhao Guodonget al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助力转向电动悬挂自动导航系统仿真传动系统结构原理
Keywords:
-
分类号:
TP271+.4;S219.0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传统燃油拖拉机作业时会有产生大量尾气、振动、噪音污染等问题,不适合密闭的温室大棚环境作业,电动能源清洁高效、节能降本、控制灵活等优点,使得以电能为动力的电动拖拉机应运而生,并已逐渐成为未来拖拉机的发展趋势之一。为此,回顾电动拖拉机的发展历程,并对目前国内外电动拖拉机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电动拖拉机的电池与能量分配技术、传动与转向技术、悬挂技术与控制方法、自动导航及系统仿真等关键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电动拖拉机的发展趋势与建议,以期为今后电动拖拉机的研究及其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高辉松,朱思洪,吕宝占. 电动拖拉机发展及其关键技术[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34(6):4-7.
[2]Arjham W,Koike M,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an electric tractor (Part 1)[J]. Journal of JSAM,2001,63(3):130-137.
[3]Arjham W,Koike M,Takigawa T,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an electric tractor (Part 2)[J]. Journal of JSAM,2001,63(5):92-99.
[4]向德功. 日本开发出小型电动拖拉机[J]. 种业导刊,2012(7):10.
[5]高辉松. 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6]王元杰,刘永成,杨福增,等. 温室微型遥控电动拖拉机的研制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23-29.
[7]陈燕呢,谢斌,刘柯,等. 电动拖拉机CAN总线通信网络系统设计[J]. 农机化研究,2017,39(9):233-238.
[8]严辉,李庚银,赵磊,等. 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网技术,2009,33(12):15-19.
[9]管春松,胡桧,陈永生,等. 温室用小型电动拖拉机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36(2):68-70.
[10]侯秋梦,龚国庆,汪峰,等. 基于加速度控制的复合电源能量管理策略[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2017,32(2):60-65.
[11]杨立昆,李和言,马彪. 车辆传动系统分类与演变规律研究[J]. 机械设计与研究,2013,29(8):42-46.
[12]商高高,夏勇. 履带式电动拖拉机传动系统的匹配及优化[J]. 农机化研究,2015(9):250-253.
[13]谢斌,张超,陈硕,等. 双轮驱动电动拖拉机传动性能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6):8-10.
[14]徐立友,张扬,刘梦楠,等. 拖拉机传动特性研究现状[J]. 农机化研究,2017,12(12):224-227.
[15]赵万忠,徐晓宏,赵婷,等. 新型汽车动力转向技术发展综述[J]. 汽车工程学报,2012,2(6):393-396.
[16]鲁植雄,刁永秀,龚佳慧,等. 轮式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系统路感特性与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2):57-59.
[17]蔡高奎. 电动拖拉机电动悬挂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 镇江:江苏大学,2014.
[18]蔡高奎,夏长高. 电动拖拉机电动悬挂系统的设计与性能仿真[J]. 农机化研究,2015(1):140-143.
[19]彭怀江. 电动拖拉机电动悬挂系统耕深控制研究[D]. 镇江:江苏大学,2015.
[20]罗锡文,单鹏飞,张智刚,等. 基于推杆电动机的拖拉机液压悬挂控制系统[J].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10):1-5.
[21]吕威,郭孔辉,张建伟. 电动助力转向综合前馈和模糊PID反馈的电流控制算法[J]. 农业机械学报,2010,41(8):11-14.
[22]刘沛,陈军,张明颖. 基于激光导航的果园拖拉机自动控制系统[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3):196-198.
[23]胡静涛,高雷,白小平,等. 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0):3-5.
[24]高辉松,朱思洪. 基于ADVISOR的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仿真[J]. 机械设计,2008,25(10):28-32.
[25]高辉松,张莹,朱思洪. 基于ADVISOR的电动拖拉机仿真系统开发与应用[J]. 计算机仿真,2009,26(2):283-285.
[26]王建军. 拖拉机CVT技术的发展与思考[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7,44(1):3-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张鑫,葛红恩,赵光龙,等.基于静力学分析的电动拖拉机前桥多目标优化设计[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8):247.
 Zhang Xin,et al.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nd design of front axle of electric tractor based on statics analysi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9,47(22):247.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07-1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701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S201714)。
作者简介:赵国栋(1992—),男,山西平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设施农业机械研究。E-mail:820792181@qq.com。
通信作者:管春松,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设施农业机械研究。E-mail:cs.guan@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