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许黎莉,般丽丽,乌云花.非对称信息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担保支农的最优契约配置——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范式[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06):300-306.
 Xu Lili,et al.Optimal contract allocation in speedi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y agricultural credit guarantee agencies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Based o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dynamic game analysis paradigm[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0,48(06):300-306.
点击复制

非对称信息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担保
支农的最优契约配置
——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范式
(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8卷
期数:
2020年第06期
页码:
300-306
栏目:
农业经济与管理
出版日期:
2020-04-08

文章信息/Info

Title:
Optimal contract allocation in speedi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y agricultural credit guarantee agencies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Based o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dynamic game analysis paradigm
作者:
许黎莉12 般丽丽1 乌云花1
1.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2.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Author(s):
Xu Liliet al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非对称信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支农
Keywords:
-
分类号:
F323.9;F830.5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新型经营主体在经营中通常会遇到“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此,中央提出,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重点要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然而,现实中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需要建立有效的契约来缓解非对称信息产生的不利效应。为此,本研究遵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范式对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从事粮食作物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战略合作银行之间的合作契约进行了博弈分析。研究表明:在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担保支农的业务链条上,需要设计有效的制衡机制以协调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以及与战略合作银行之间的矛盾,进而实现政府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力度的政策预期。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Nagarajan G,Meyer R L,Hushak L J. Demand for agricultural loans:a theoretical and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philippine credit market[J]. Savings and Development,1998,22(3):349-363.
[2]马松,潘珊,姚长辉. 担保机构、信贷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信息不对称框架的理论分析[J]. 经济科学,2014(5):41-53.
[3]王玮,何广文,于丽先. 信用担保作用机制与政府支持农信担保的路径选择——以昆山农村合作经济投资担保公司为例[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74-79.
[4]杨大楷,韩其成. 民营企业商业信贷配给与相应信用担保体系完善[J]. 财政研究,2003(7):60-62.
[5]林全玲,许明月. 担保——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J]. 云南社会科学,2007(0):23-26.
[6]黄晓红. 基于信号传递的农户声誉对农户借贷结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 经济经纬,2009(3):108-111.
[7]殷志军,王寅.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机理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10,(8):38-45.
[8]Gibbons R. Game theory for applied economists[M]. 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173-253.
[9]哈林顿. 哈林顿博弈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88-200.
[10]埃里克·布鲁索,让·米歇尔·格拉尚. 契约经济学理论和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6-16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03-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963026、71673138);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NJZC17077);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8ZD5)。
作者简介:许黎莉(1982—),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研究。E-mail:xunuo_dream2006@163.com。
通信作者:乌云花,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E-mail:nm_wy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