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唐明霞,朱海燕,陈建军,等.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差异性长效机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缓解相对贫困实践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1):226-230.
 Tang Mingxia,et al.Applying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to construct a differential long-term mechanism for alleviating relative poverty—Based on practice of alleviating relative poverty in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1,49(11):226-230.
点击复制

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差异性长效机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缓解相对贫困实践的研究(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9卷
期数:
2021年第11期
页码:
226-230
栏目:
农业经济与管理
出版日期:
2021-06-0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Applying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to construct a differential long-term mechanism for alleviating relative poverty—Based on practice of alleviating relative poverty in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作者:
唐明霞12朱海燕3陈建军14吴海燕14袁春新15
1.南通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江苏南通 226000; 2.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如皋 226000;3. 南通市科学技术局,江苏南通 226000; 4.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 226000; 5.南通市农学会,江苏南通226000
Author(s):
Tang Mingxiaet al
关键词: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缓解相对贫困差异性长效机制
Keywords:
-
分类号:
F323.8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在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南通市在缓解相对贫困的实践中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明显的瓶颈。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相对贫困主体分为基本需求主体、社交需求主体和精神需求主体3类,不同主体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据此,以分类管理、精准扶贫为理念,以提升生计能力为核心,夯实多元化产业为基础,阻隔代际贫困传递为手段,构建以满足基本物质和安全需要为目标,基于持续性政策、产业扶贫、可持续扶贫的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以个体社会参与程度为基准,拓宽社会力量参与为渠道,多重视域治理扶贫为模式,构建以发展归属和社会交往需要为目标,基于高度融合、共享共治、综合多维度的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以健全系统管理体系为抓手,激发相对贫困主体内生动力为途径,构建以引导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为目标,基于监管到位、需求导向的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牧.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6.
[2]杨帆. 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与生成机理研究[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8.
[3]马小虎. 农村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分析[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31(2):48-51.
[4]汤艳. 基于扎根理论的相对贫困影响因素与治理路径研究(以湘西州吉首市为例)[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1-14.
[5]杨立雄,谢丹丹. “绝对的相对”,抑或“相对的绝对”——汤森和森的贫困理论比较[J]. 财经科学,2007(1):59-65
[6]顾晓君,刘刚,闫其涛,等. 安全型农业初探——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429-432.
[7]高桂梅.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美好生活需要”刍议[J]. 大理大学学报,2019,4(3):61-66.
[8]王清,王云.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工作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6):152-153.
[9]谭静. 扶志扶智促精准扶贫职业教育助脱贫攻坚——对湖南省部分地区脱贫攻坚调查研究的思考[J]. 财政科学,2018(9):113-119.
[10]丁凤霞. 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下的就业扶贫影响效应研究(以江苏宿迁为例)[D]. 无锡:江南大学,2019:1-39.
[11]黄斯嫄. 动态贫困维度下的农村精准扶贫机制探析[J]. 农业经济,2019(8):78-80.
[12]姚建平. 面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解读)[N/OL]. 中国社会报,2020-08-28[2020-10-10]. http://www.sohu.com/a/415296 95715614.
[13]胡伦. 基于生计能力的农户持续性贫困生成机制与脱贫路径研究——以秦巴山区陕南地区为例[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139-144.
[14]唐明霞,程玉静,袁春新,等. 基于产业基础的多视角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6):330-335.
[15]宁静,殷浩栋,汪三贵,等. 产业扶贫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及效果——基于乌蒙山和六盘山片区产业扶贫试点项目的准实验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4):58-66,88.
[16]边恕,宋经翔,孙雅娜.中国城乡居民养老金缓解老年贫困的效应分析 ——基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双重视角[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8(1):88-97.
[17]潘文轩.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经验及对2020年后解决相对贫困的启示[J]. 兰州学刊,2020(8):175-18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09-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南通市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专项 (编号:NTXCZX-2020-01)
作者简介:唐明霞(1972—),女,江苏南通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E-mail:782641021@qq.com。
通信作者:袁春新,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宏观农业研究。E-mail:448725005@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