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可轩,秦光远.协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有机农业发展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4):256-260.
Xu Kexuan,et al.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for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ecology—Taking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3,51(14):256-260.
点击复制
协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有机农业发展为例(PDF)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 卷:
-
第51卷
- 期数:
-
2023年第14期
- 页码:
-
256-260
- 栏目:
-
农业经济与管理
- 出版日期:
-
2023-07-20
文章信息/Info
- Title:
-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for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ecology—Taking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 作者:
-
徐可轩1; 秦光远2
-
1.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 100083; 2.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 Author(s):
-
Xu Kexuan; et al
-
-
- 关键词:
-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乡村振兴; 有机农业
- Keywords:
-
-
- 分类号:
-
F323.4
- DOI:
-
-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实践情况差异较大。以江苏有机农业发展为例,总结分析了戴庄模式、秦邦模式实践案例,句容戴庄以行政村为主体,通过合作经营形式,发展水稻、蔬菜、林果和精深加工产品等多形态的有机农业;南京秦邦以企业为载体,在畜禽养殖、有机肥发酵等探索出核心技术,推进现代农场生态循环发展。通过示范标杆分析,江苏有机农业在组织机制创新、技术探索集成、产业融合提档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供给总量小、技术转化应用不够和政策扶持力度欠缺等问题,继而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传统产业延伸、发挥区域生态优势、强化全产业链发展等政策建议。
- Abstract:
-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 环境经济,2018(225/226):6-9.
[2]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022-10-26.
[3]常纪文.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生态化又要生态产业化[J]. 智慧中国,2018,31(7):86-88.
[4]肖庆洲,张波. 生态产业化的实现模式与路径探索[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2,28(3):63-71.
[5]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进乡村振兴[N]. 经济日报,2022-11-01(10).
[6]陈洪波. “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逻辑内涵与实现途径[J]. 生态经济,2018,34(10):209-213,220.
[7]石琳. 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做好协同发展大文章[J]. 产业创新研究,2021,70(17):53-55.
[8]张波,白丽媛. “两山理论”的实践路径——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9(1):11-19,38.
[9]刘良军. 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J]. 党政干部论坛,2022,413(3):16-18.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J]. 农村经营管理,2022,229(3):6-11.
[11]雷明. 做好生态与产业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N]. 中国青年报,2022-04-12(10).
[12]李星林,罗胤晨,文传浩. 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推进理路及实现路径[J]. 改革与战略,2020,36(2):95-104.
[13]何雨辰,郑兴明.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实践探索与推进路径——基于福建省的考察[J]. 现代交际,2023(2):59-66,122-123.
[14]贾宁. 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农业与技术,2022,42(2):167-169.
[15]冼静怡,马永强,于纪锋. 生态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索——基于漳平市上界村实践调研[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9):29-33.
[16]付洪良,周建华.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以浙江湖州为例[J]. 生态经济,2020,36(3):118-123.
[17]邱兆义,曹爱兵,姚瑶. 用质量管控思路践行农业绿色发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3):244-24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收稿日期:2023-03-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7180401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委托课题“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路径和相关政策研究”。
作者简介:徐可轩(2001—),男,江苏南京人,从事林学专业研究。E-mail: 2606730669@qq.com。
通信作者:秦光远,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农林产品市场与贸易、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E-mail:qin_gy@bjfu.edu.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