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罗元凯,王晨宇,张秀杰,等.基于DUS的30份普通小麦品种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21):97-103.
 Luo Yuankai,et al.Diversity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30 common wheat cultivars based on DU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4,52(21):97-103.
点击复制

基于DUS的30份普通小麦品种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52卷
期数:
2024年第21期
页码:
97-103
栏目:
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
出版日期:
2024-11-0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Diversity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30 common wheat cultivars based on DUS
作者:
罗元凯1王晨宇2张秀杰2韩瑞玺2张锦荣3易媛1刘亚菊1
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131; 2.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 100176;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
Author(s):
Luo Yuankaiet al
关键词:
普通小麦DUS测试新品种多样性相关性聚类分析
Keywords:
-
分类号:
S512.103.7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了优化普通小麦DUS测试审查并为普通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利用34个性状对2020年出具报告的30份申请官方DUS测试的普通小麦品种的数据进行聚类、多样性、相关性、差异系数等综合分析,并结合近10年普通小麦申请和授权品种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小麦育种领域存在行业壁垒,申请来源结构化单一,个人育种者数量极少,发展不均衡,普通小麦新品种授权速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数量性状在特异性判定上的贡献显著大于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现有的普通小麦DUS测试指南中性状“芽鞘:花青苷显色强度”“芒:类型”“仅适用于有芒品种:芒:颜色”“茎秆:颜色”“护颖:颜色”“护颖:形状”“籽粒:颜色”对普通小麦品种的特异性判别效果不理想;性状“旗叶:宽度”与“植株:高度”之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727,建议在下次普通小麦DUS测试指南修订时可以考虑对性状“旗叶:宽度”进行优化,对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穗:不育小穗数”(55.69%)进行分级调整。建议育种者在培育高产优质的普通小麦品种时还可关注这些区别度较小的表型性状,以便获得更加新型优异的普通小麦品种。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罗慧.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1-2.
[2]魏益民. 中国小麦的起源、传播及进化[J]. 麦类作物学报,2021,41(3):305-309.
[3]王一杰,辛岭,胡志全,等. 我国小麦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现状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5):36-45.
[4]邱海峰. 中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N]. 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12-13(3).
[5]张志鹏. 20世纪中国小麦育种事业发展史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1-7.
[6]杨旭红. 农业植物品种DUS测试指南和标准管理信息化探讨[J]. 作物杂志,2023(2):10-15.
[7]韩瑞玺,张晗,赵艳杰,等.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DUS测试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种业,2019(2):43-45.
[8]周绪晨. 加入UPOV1991文本对中国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58-60.
[9]阿布都克尤木·阿不都热孜克,古丽米拉·艾克拜尔,徐麟,等.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回顾、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24(9):1-11.
[10]刘振伟. 努力提高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修改[J]. 中国种业,2022(2):1-4.
[11]赵檀,金柳艳,李远,等. 基于全基因组的河北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1):45-53.
[12]张会芳,冯丽丽,段俊枝,等. 基于14个性状的118份小麦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8):99-108.
[13]许娜丽,余慧霞,姚明明,等. 基于SSR和SRAP分子标记小麦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农艺品质性状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5(3):30-46.
[14]苏亚蕊,孙少光,刘浩婷,等. 不同小麦品种(系)抗倒伏性状多样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21,41(10):1238-1246.
[15]Kokhmetova A M,Atishova M N,Kumarbayeva M T,et al. Phytopathological screening and molecular marker analysis of wheat germplasm from Kazakhstan and CIMMYT for resistance to tan spot[J]. Vavilov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Breeding,2019,23(7):879-886.
[16]王业社,侯伯鑫,索志立,等. 紫薇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1):71-79.
[17]程郁,叶兴庆,宁夏,等. 中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主要“卡点” 与政策思路[J]. 中国农村经济,2022(8):35-51.
[18]王永行,白立华,单飞彪,等. 基于DUS测试性状的普通小麦测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1):4-8.
[19]褚云霞,任丽,邓姗,等. 基于DUS测试的上海地区小麦新品种评价[J]. 分子植物育种,2020,18(7):2399-2408.
[20]何中虎,夏先春,陈新民,等. 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J]. 作物学报,2011,37(2):202-21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李华勇,王艳平,王显生,等.不同氮肥条件下水稻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差异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06):106.
 Li Huayong,et al.Difference analysis of trait expression in rice DUS test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6,44(21):106.
[2]焦雄飞,于晋,冯乐勇,等.兵豆新品种DUS测试性状多样性分析与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76.
 Jiao Xiongfei,et al.Diversi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DUS test characters for new cultivars of lentil (Lens culinaris M.)[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2,50(21):76.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3-11-02
基金项目: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编号:KC21131)。
作者简介:罗元凯(1994—),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植物生理栽培和植物品种测试技术研究。E-mail:20201014@jaas.ac.cn。
通信作者:刘亚菊,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薯分子育种和植物品种测试技术研究。E-mail:yajuliu@jaas.ac.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