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韦至激,方泽涛,李伏生,等.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量下稻田N2O排放与有机氮组分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09):246-251.
 Wei Zhiji,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N2O emission and organic nitrogen fraction in paddy fields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modes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46(09):246-251.
点击复制

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量下稻田N2O排放
与有机氮组分的关系
(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6卷
期数:
2018年09期
页码:
246-251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18-05-0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N2O emission and organic nitrogen fraction in paddy fields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modes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作者:
韦至激1 方泽涛1 李伏生1 黄忠华2 谭文艳2 罗维钢2
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喀斯特地区节水农业新技术院士工作站/广西高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5;
2.南宁市灌溉试验站,广西南宁 530001
Author(s):
Wei Zhijiet al
关键词:
“薄浅湿晒”灌溉干湿交替灌溉有机氮组分N2O排放
Keywords:
-
分类号:
S274.1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探讨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水平下,稻田N2O排放与有机氮组分的关系,通过2季水稻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稻田N2O排放通量和有机氮组分的变化。田间试验设3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CIR、“薄浅湿晒”灌溉TIR、干湿交替灌溉DIR)和2种施氮处理(N1施氮量120 kg/hm2、N2施氮量150 kg/hm2)。TIR和DIR模式下,稻田N2O平均排放通量较CIR模式提高;CIR和DIR模式下,N2处理稻田整个生育期N2O平均排放通量高于N1处理。DIR模式土壤酸解氨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含量均大于CIR模式,而土壤氨基酸态氮含量小于CIR模式;N2处理土壤酸解氨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含量较N1处理显著增加。稻田N2O排放通量与氨基糖态氮和酸解氨态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氨基酸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干湿交替灌溉和增施氮肥提高稻田N2O排放通量、土壤酸解氨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含量。此外,稻田N2O排放通量受到氨基糖态氮、酸解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的综合影响。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侯会静,杨士红,徐俊增,等. 水稻控制灌溉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5,45(4):443-448.
[2]耿春伟,傅志强. 稻田水肥组合模式的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差异比较[J]. 作物研究,2012,26(7):9-13.
[3]颜晓元,施书莲,杜丽娟,等. 水分状况对水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0,37(4):482-489.
[4]袁伟玲,曹凑贵,程建平,等. 间歇灌溉模式下稻田CH4和N2O排放及温室效应评估[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2):4294-4300.
[5]彭世彰,杨士红,徐俊增. 控制灌溉对稻田CH4和N2O综合排放及温室效应的影响[J]. 水科学进展,2010,21(2):235-240.
[6]董艳芳,黄景,李伏生,等. 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下稻田CH4和N2O排放[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3):578-588.
[7]刘靖雯,李伏生,董艳芳,等. 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下稻田氨氧化细菌及无机氮对N2O排放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7,36(4):7-14.
[8]易琼,逄玉万,杨少海,等. 施肥对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13,22(8):1432-1437.
[9]马艳芹,钱晨晨,孙丹平,等. 施氮水平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增刊2):128-134.
[10]Stevenson F J. Organic forms of soil nitrogen[M]. Madison: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1982:67-122.
[11]Bremner J M. Organic forms of soil nitrogen[M]//Black C A. Methods of soil analysis. Madison: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Incorporation,1965:1148-1178.
[12]马玉华. 耕作方式与氮肥管理对稻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NH3挥发的影响[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13]李世清,李生秀,邵明安,等. 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和微生物体氮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6):859-864.
[14]杨志谦,王维敏. 秸秆还田后碳氮在土壤中的积累与释放[J]. 土壤肥料,1991(5):43-46.
[15]任金凤,周桦,马强,等. 长期施肥对潮棕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7(5):1661-1667.
[16]许春霞,吴守仁. 塿土有机氮的构成及其在施肥条件下的变化[J]. 土壤通报,1991,22(2):54-56.
[17]王岩,蔡大同,史瑞和. 肥料残留氮的有效性及其与形态分布的关系[J]. 土壤学报,1993,30(1):19-25.
[18]彭令发,郝明德,来璐.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影响研究Ⅰ氮肥及其配施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J]. 水土保持研究,2003,10(1):53-54.
[19]姬景红,张玉龙,黄毅,等. 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6):99-104.
[20]梁燕菲,张潇潇,李伏生. “薄浅湿晒”灌溉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6):1403-1410.
[21]张自常,李鸿伟,陈婷婷,等. 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4):4988-4998.
[22]鲁如坤,时正元,施建平. 我国南方6省农田养分平衡现状评价和动态变化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0,33(2):63-67.
[23]李香兰,徐华,曹金留,等. 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期N2O排放的影响[J]. 土壤,2006,38(6):703-707.
[24]梁国庆,周卫,夏文建,等. 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土壤N2O排放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2):304-311.
[25]张惠,杨正礼,罗良国,等.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N2O排放特征[J]. 生态学报,2011,31(21):6606-6615.
[26]彭世彰,侯会静,徐俊增,等. 节水灌溉对稻田N2O季节排放特征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8):14-18.
[27]田冬,高明,徐畅. 土壤水分和氮添加对3种质地紫色土氮矿化及土壤pH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6,30(1):255-261.
[28]胡晓航,周建朝,王秋红,等. 温度、水分和施肥对甜菜黑土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5,29(5):82-88.
[29]张威,张旭东,何红波,等. 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氮素转化及其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10,29(4):783-789.
[30]李菊梅,王朝辉,李生秀. 有机质、全氮和可矿化氮在反映土壤供氮能力方面的意义[J]. 土壤学报,2003,40(2):232-238.
[31]徐阳春,沈其荣,茆泽圣.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及不同粒级中酸解有机氮含量与分配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4):403-40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08-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469003)。
作者简介:韦至激(1993—),女,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土资源利用与环境方面的研究。E-mail:276872736@qq.com。
通信作者:李伏生,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水土资源利用与环境方面的研究。E-mail:zhenz@gxu.edu.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