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佟德利,贺海升,耿志席,等.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下水稻根际微生物区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4):305-307.
 Tong Deli,et al.Study on rhizosphere microflora of rice in rice-planting and crab-raising system[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46(14):305-307.
点击复制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下水稻根际微生物区系研究(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6卷
期数:
2018年第14期
页码:
305-307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18-07-2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Study on rhizosphere microflora of rice in rice-planting and crab-raising system
作者:
佟德利1 贺海升2 耿志席3 孔健健1
1.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2.沈阳师范大学实验教学中心,辽宁沈阳 110034;
3.北京中农嘉源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40
Author(s):
Tong Deliet al
关键词:
生态种植水稻根际微生物区系分离鉴定
Keywords:
-
分类号:
S154.37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生态种养模式下水稻根际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分析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区系差别较大;由生态种养模式下水稻根际分离纯化得到的细菌分别属于11个属,以欧文氏菌属(Erwinia)、噬胞菌属(Cytophaga)、动胶菌属(Zoogl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主;放线菌的8个类群中,以黄色类群(Flavus)、烬灰类群(Cinerogriseus)、吸水类群(Hygroscopicus)为主;真菌以青霉属(Penicillium)、毛霉属(Mucor)为主。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飞星,张增杰. 稻田养蟹模式的生态经济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323-326.
[2]王新,梁仁禄,李培军. 我国北方水田区稻-萍-蟹共生模式效益的研究[J].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1):41-44.
[3]陈昌齐,刘方贵. 稻田养鱼高效实用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社,1999.
[4]杨勇,张洪程,胡小军,等. 稻渔(蟹)共作系统中水稻安全优质高效栽培的研究Ⅰ.不同稻作方式的特性与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04(2):7-9.
[5]杨勇,张洪程,胡小军,等. 稻渔共作水稻生育特点及产量形成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0):1451-1457.
[6]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土壤微生物研究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0-72.
[7]许光辉,郑洪元.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110-130.
[8]东秀珠,蔡妙英.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29-759.
[9]魏景超. 真菌鉴定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29-135.
[10]阎逊初. 放线菌的分类与鉴定[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96-1047.
[11]钟文辉,蔡祖聪.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5):899-904.
[12]郭正刚,王根绪,沈禹颖,等. 青藏高原北部多年冻土区草地植物多样性[J]. 生态学报,2004,24(1):149-155.
[13]汪华,杨京平,徐伟,等. 分次施氮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4):123-126.
[14]廖敏,谢晓梅,吴良欢. 水稻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态质量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2,16(3):243-246.
[15]Torsvik V,vres 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function in soil:from genes to ecosystems[J].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2002,5(3):240-245.
[16]姚槐应,何振立,黄昌勇.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51-54.
[17]王健,刁治民,张静,等. 土壤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与发展前景[J]. 青海草业,2006,15(4):20-26.
[18]高明,周保同,魏朝富,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动物、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7):1177-118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1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编号:41501200、41601314);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Y412201450);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L201610);沈阳师范大学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沈阳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
作者简介:佟德利(1983—),男,辽宁锦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土壤化学与土壤微生物学研究。Tel:(024)86593335;E-mail:dltong@synu.edu.cn。
通信作者:孔健健,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壤养分循环研究。Tel:(024)86593335;E-mail:kjjkong@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