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杨秉臻,金涛,陆建飞.长江中下游地区近20年水稻生产与优势的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9):62-67.
 Yang Bingzhen,et al.Study on change of rice production and advantag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recent 20 year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46(19):62-67.
点击复制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20年水稻生产与优势的变化(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6卷
期数:
2018年第19期
页码:
62-67
栏目:
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
出版日期:
2018-10-0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Study on change of rice production and advantag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recent 20 years
作者:
杨秉臻 金涛 陆建飞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扬州 225009
Author(s):
Yang Bingzhenet al
关键词:
水稻比较优势长江中下游地区
Keywords:
-
分类号:
S511.04;F326.11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的生产和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近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面积呈“V”形变化,总体缩减,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大幅减少,而西部地区略有增加;水稻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总产量近年来出现连增;该地区水稻生产具有较明显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并呈逐渐增加趋势,但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该地区南部省份具有较明显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经济发达的省份具有相对较明显的效率比较优势。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稳定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增加效率比较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综合优势的建议。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利红,娄伟平,姚益平,等. 水稻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3):4942-4950.
[2]陈风波,丁士军. 水稻投入产出与稻农技术需求——对江苏和湖北的调查[J]. 农业技术经济,2007(6):44-50.
[3]石全红,刘建刚,陈阜,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及分布特征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1):33-39.
[4]高辉,张洪程,冯加根. 江苏粮食安全问题的目标定位与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3):271-274.
[5]谢晓金,李秉柏,王琳,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时空分布及水稻花期的避害对策[J]. 中国农业气象,2010,31(1):144-150.
[6]江敏,金之庆,石春林,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孕穗开花期高温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0,29(4):649-656.
[7]李勇,杨晓光,叶清,等. 1961—20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需水量的变化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9):175-183.
[8]杨沈斌,申双和,赵小艳,等. 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0,36(9):1519-1528.
[9]王卫光,彭世彰,孙风朝,等. 气候变化下长江中下游水稻灌溉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J]. 水科学进展,2012,23(5):656-664.
[10]朱利群,王春杰,杨曼君,等. 施肥对长江中下游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基于Meta分析[J]. 资源科学,2017,39(1):105-115.
[11]赵海燕,姚凤梅,张勇,等. 长江中下游水稻开花灌浆期气象要素与结实率和粒重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9):1765-1771.
[12]王宏志,何三林,马清欣. 基于比较优势度的湖北省水稻生产优化布局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1):31-33.
[13]佴军,陆建飞. 江苏省水稻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34(1):44-49.
[14]肖池伟,刘影,李鹏. 近20年江西省水稻生产优势与时空变化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5):727-735.
[15]李明辉,周玉玺,周林,等. 中国小麦生产区域优势度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5):7-15.
[16]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等.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04-3414.
[17]徐春春,周锡跃,李凤博,等. 中国水稻生产重心北移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3(7):35-40.
[18]徐春春,孙丽娟,周锡跃,等. 我国南方水稻生产变化和特点及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2):129-132.
[19]杨万江,陈文佳. 中国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地理,2011,31(12):2086-2093.
[20]程勇翔,王秀珍,郭建平,等. 中国水稻生产的时空动态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7):3473-3485.
[21]王美青,卫新,胡豹,等. 浙江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617-620.
[22]屈宝香,李文娟,钱静斐. 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4):34-39.
[23]杨红旗,郝仰坤. 中国水稻生产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351-354.
[24]李杰,杨洪建,孙统庆,等. 江苏省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效益分析及应用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9):520-523.
[25]吕艳东,孙立明,周健,等. 膜下滴灌旱种对寒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145-148.
[26]胡瑞法,冷燕.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投入与产出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06(3):2-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马旭俊,刘春娟,吕世博,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水稻遗传转化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4):35.
[2]李岳峰,居立海,张来运,等.水分胁迫下丛枝菌根对水稻/绿豆间作系统 作物生长和氮磷吸收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4):58.
[3]崔月峰,孙国才,王桂艳,等.不同施氮水平和前氮后移措施对水稻产量 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4):66.
[4]张其蓉,宋发菊,田进山,等.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区域试验品种抗稻瘟病鉴定与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4):92.
[5]王麒,张小明,卞景阳,等.不同插秧密度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5):60.
 Wang Qi,et al.Effect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 of rice in second temperature zon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3,41(19):60.
[6]张国良,张森林,丁秀文,等.基质厚度和含水量对水稻育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5):62.
 Zhang Guoliang,et al.Effects of substrate thickness and water content on growth of rice seedling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3,41(19):62.
[7]赵忠宝,朱清海.稻-蟹-鳅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5):349.
 Zhao Zhongbao,et al.Emergy analysis of paddy-crab-loach ecosystem[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3,41(19):349.
[8]杨红福,姚克兵,束兆林,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药效[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166.
 Yang Hongfu,et al.Field efficacy of strobilurin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bakanae diseas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42(19):166.
[9]唐成,陈露,安敏敏,等.稻瘟病诱导水稻幼苗叶片氧化还原系统的特征谱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141.
 Tang Cheng,et al.Characteristic spectral changes of redox homeostasis system in rice seedling leaves induced by rice blast[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42(19):141.
[10]万云龙.优质水稻—春甘蓝轮作高效栽培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90.
 Wan Yunlong.Efficient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 quality rice-spring cabbage rotation[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42(19):9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06-04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编号:2017-XY-28);江苏省社会科学重大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7WTA009)。
作者简介:杨秉臻(1992—),男,江苏泰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农业发展研究。E-mail:m18252714951@163.com。
通信作者:陆建飞,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农业发展的教学与研究。E-mail:jflu@yzu.edu.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