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廖雯,孙爱群,刘新颖,等.3种龙胆草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08):198-201.
 Liao Wen,et al.Study on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ree crude extracts from Gentiana scabra[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9,47(08):198-201.
点击复制

3种龙胆草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7卷
期数:
2019年第08期
页码:
198-201
栏目:
贮藏加工与检测分析
出版日期:
2019-05-19

文章信息/Info

Title:
Study on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ree crude extracts from Gentiana scabra
作者:
廖雯 孙爱群 刘新颖 卢虹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4
Author(s):
Liao Wenet al
关键词:
红花龙胆草翼萼龙胆草头花龙胆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最低抑菌浓度
Keywords:
-
分类号:
R285.5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以从贵州省六盘水市采集的头花龙胆(Gentiana cephalantha)、红花龙胆(G. rhodantha)及于毕节市采集的翼萼龙胆(G. pterocalyx)为材料,用超声、浸提及回流法提取粗提物,采用滤纸片扩散法,以抑菌圈大小为评价指标,检测3种龙胆草粗提物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考察氧化剂、温度、pH值及紫外线对龙胆草粗提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头花龙胆与翼萼龙胆用3种提取方法所得粗取物的抑菌效果大致相当,而红花龙胆用超声与浸提法所得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大致相当,回流法所得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稍弱。头花龙胆浸提液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0.100 g/mL,红花龙胆浸提液对以上3种菌的MIC分别为0.050、0.100、0.050 g/mL,翼萼龙胆浸提液对以上3种菌的MIC分别为0.150、0.100、0.150 g/mL。由结果可以看出,氧化剂能够增强3种龙胆草的抑菌活性;3种龙胆草提取物具有热稳定性;酸性环境的抑菌活性大于碱性环境,当pH值为4时,抑菌效果最好;在紫外线照射下,抑菌活性变化不大。综合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可知,研究所用的3种龙胆可以被开发成天然的抑菌剂。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何廷农,刘尚武,吴庆如. 中国植物志(第62卷:龙胆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257.
[2]孙爱群,林长松,左经会,等. 贵州龙胆属植物资源调查及利用[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0):23-27.
[3]孙爱群,左经会,林长松,等. 六盘水市龙胆科植物资源及药用价值研究[J]. 北方园艺,2012(2):178-181.
[4]左经会,向红,林长松,等. 六盘水药用植物[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60.
[5]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51-152.
[6]徐竺婷,李鸣宇. 10种中药有效成分抑制口腔主要致病菌比较[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4):277-279.
[7]贺平,朱晓莉,刘航,等. 藏药十五味龙胆花丸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3-5.
[8]刘菁菁,李旭波,耿铮,等. 蓝玉簪龙胆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27(7):1024-1027.
[9]李艳红,刘娟,杨丽川,等. 6种云南天然药物对口腔优势菌的抗菌活性测定[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2):199-202,207.
[10]武瑞,郭世宁,康世良. 中草药泻痢停治疗雏鸡腹泻病的临床试验研究[J]. 中兽医学杂志,2001(4):3-4.
[11]黄海东,李晓雁,杨红澎,等. 龙胆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拮抗作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6):215-218.
[12]翁贵英,孙爱群,王绪英,等. 超声提取头花龙胆总黄酮的工艺优化[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9):193-195.
[13]沈萍,范秀容,李广武. 微生物学实验[M]. 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0-54.
[14]周德庆,徐德强.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M]. 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4-155.
[15]李世传,杜华英,熊建华,等. 金银花叶抑菌成分的提取及效果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6):6-10.
[16]张雅静,文良娟,王娇,等. 苦瓜抑菌作用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8):132-136.
[17]原江锋,王大红,何灵美,等. 连翘叶提取物抑菌作用以及稳定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5):57-59,65.
[18]任晓静,奚印慈,洪怡蓝,等. 甜叶菊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4):174-177.
[19]仇燕,王明珠,赵紫华. 菜芙蓉总黄酮提取物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J]. 北方园艺,2016(8):150-15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11-13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编号:黔教合KY字[2014]326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编号:黔科合LH字[2014]7461号);六盘水师范学院产学研计划(编号:lpssycxy201504)。
作者简介:廖雯(1973—),女,广西桂林人,高级实验师,从事植物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lpsszlw@163.com。
通信作者:孙爱群,教授,从事遗传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sunaiqun2280@126.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