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李娜,范祎立,李雪,等.1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与絮凝剂的成分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3):288-292.
 Li Na,et al.Isolation,identification of a bioflocculant-producing bacterium and analysis of flocculant component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9,47(13):288-292.
点击复制

1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
与絮凝剂的成分分析
(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7卷
期数:
2019年第13期
页码:
288-292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19-07-31

文章信息/Info

Title: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of a bioflocculant-producing bacterium and analysis of flocculant components
作者:
李娜13 范祎立13 李雪2 李洪2 乔长晟123
1.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 2.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
3.天津市微生物代谢与发酵过程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天津 300457
Author(s):
Li Naet al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产絮菌分离鉴定成分分析
Keywords:
-
分类号:
X17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菌株G1-3。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以及基于16S rDNA系统进化分析,该菌株鉴定为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该菌株能在特定培养基中产生一种白色絮状沉淀,其产率为2.4 g/L,且该絮状胞外产物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可达93.06%。经呈色反应分析,该产物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其中多糖含量为31.38%,蛋白质含量为16.5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该胞外产物主要由天冬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以及葡萄糖、核糖、半乳糖等10种单糖组成。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封培,王世梅,周立祥.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饮用水除浊上的作用[J].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8):1666-1671.
[2]赵凤,张蔚萍,胡庆华.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应用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2):6-8.
[3]孙鹏轩.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1):53-55.
[4]王雪. 生物絮凝剂混菌发酵条件优化及动力学分析[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孙镇平,李佳,刘洪红,等. 不同处理技术对环境扫描电镜下细菌原始形态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1):41-43.
[6]王薇. 产絮菌合成生物絮凝剂特性及絮凝成分解析[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7]马放,段姝悦,孔祥震,等.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中国给水排水,2012,28(2):14-17.
[8]董晓斌. 新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1):52-54.
[9]Li Y M,Li Q,Hao D K,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flocculation mechanism of an alkali-activated polysaccharide flocculant from Arthrobacter sp. B4[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4,170:574-577.
[10]Kumar C G,Joo H S,Choi J W,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from haloalkalophilic Bacillus sp. I-450[J].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4,34:673-681.
[11]王兰,唐静,赵璇.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方法[J]. 环境工程学报,2011,5(3):481-48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王润沛,单爱琴,李达,等.1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优化及污泥调理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7):319.
 Wang Runpei,et al.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culture conditions and sludge conditioning of a flocculant-producing strain[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3,41(13):319.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04-03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编号:16JCTPJC46100)。
作者简介:李娜(1992—),女,四川省安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轻工技术与工程。E-mail:2268655218@qq.com。
通信作者:乔长晟,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微生物制造。E-mail:qiaochangsheng@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