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葛泓希,陈儒,姜志德.西北地区低碳农业联合生产强度测算与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6):327-334.
 Ge Hongxi,et al.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joint production strength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northwestern China[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9,47(16):327-334.
点击复制

西北地区低碳农业联合生产强度测算与分析(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7卷
期数:
2019年第16期
页码:
327-334
栏目:
农业经济与管理
出版日期:
2019-09-16

文章信息/Info

Titl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joint production strength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northwestern China
作者:
葛泓希 陈儒 姜志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Author(s):
Ge Hongxiet al
关键词:
联合生产强度碳脱钩碳耦合影响因素西北地区
Keywords:
-
分类号:
F323.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结合1995—2015年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估算农业碳排放量与净碳汇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农业碳脱钩、耦合模型计算低碳农业的联合生产强度,并基于扩展的LMDI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呈现两阶段增长趋势,农业净碳汇量则经历了“波动增长—低谷—持续增长”三阶段变动;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处于弱脱钩状态,联合生产强度由净碳汇量与经济增长的耦合程度反映,处于弱耦合状态,虽然农业碳排放量、净碳汇量的增长速度稍慢于经济增长,但整体上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处于良性互动发展之中;农业碳脱钩、耦合效应可分解为农业碳强度、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农业人口规模等5个效应,其中农业碳强度是影响西北地区碳脱钩与耦合的关键因素,农业经济水平对脱钩与耦合效应的贡献率较稳定。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董红敏,李玉娥,陶秀萍,等. 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0):269-273.
[2]姚成胜,钱双双,李政通,等. 中国省际畜牧业碳排放测度及时空演化机制[J]. 资源科学,2017,39(4):698-712.
[3]陈罗烨,薛领,雪燕. 中国农业净碳汇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4):596-607.
[4]Westerlund J,Basher S A.Testing for convergence i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using a century of panel data[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8,40(1):109-120.
[5]田云,张俊飚,李波. 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J]. 资源科学,2012,34(11):2097-2105.
[6]马蓓蓓,鲁春霞,张雷,等. 新形势下西北地区碳排放及低碳化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资源科学,2010,32(2):223-229.
[7]冉锦成,马惠兰,苏洋. 西北五省农业碳排放测算及碳减排潜力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7,39(3):623-632.
[8]张振龙,孙慧,苏洋.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农牧业生态系统碳排放的空间分布与演变趋势[J]. 生态学报,2017,37(16):5263-5272.
[9]李波,张俊飚. 基于投入视角的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研究[J]. 经济经纬,2012(4):27-31.
[10]张玉梅,乔娟. 都市农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分析——基于脱钩理论的Tapio弹性分析法[J]. 经济问题,2014(10):81-86.
[11]王太祥,王腾,吴林海. 西北干旱区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响应关系[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4):170-176.
[12]姜志德. 联合生产视角下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创新[J]. 甘肃社会科学,2014(1):232-235.
[13]陈儒,姜志德. 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绩效与政策评价[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5):28-40.
[14]Multifunctionality:toward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M]. Paris:OECD,2001.
[15]陈儒,姜志德,姚顺波. 低碳农业联合生产的绩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4-55,154-155.
[16]闵继胜,胡浩. 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7):21-27.
[17]蔡博峰. 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18]田云,张俊飚. 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8):1298-1309.
[19]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Transport Policy,2005,12(2):137-151.
[20]杨果,陈瑶. 中国农业源碳汇估算及其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12):171-176.
[21]Kaya Y. 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on GNP growth:interpretation of proposed scenarios[R]. Paris:Presentation to the Energy and Industry Subgroup,Response Strategies Working Group,IPCC,1989.
[22]史常亮,揭昌亮,朱俊峰. 中国农业能耗碳排放脱钩的影响因素解析[J]. 产经评论,2016(4):116-126.
[23]黄小燕,李耀辉,冯建英,等. 中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及极端干旱气候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2015,35(5):1359-1370.
[24]姚俊强,杨青,陈亚宁,等.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3,32(5):1283-129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04-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1573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714032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4XJC790013)。
作者简介:葛泓希(1994—),女,云南玉溪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低碳农业研究。E-mail:gehongxi0507@163.com。
通信作者:姜志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E-mail:786376900@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