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梁田田,张永福,夏楠,等.近26年和田绿洲人口对LULC时空变化分析及其生态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6):302-308.
 Liang Tiantian,et al.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LULC and its ecological response of the population in Hotan Oasis in the past 26 year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0,48(16):302-308.
点击复制

近26年和田绿洲人口对LULC时空变化分析及其生态响应(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8卷
期数:
2020年第16期
页码:
302-308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20-08-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LULC and its ecological response of the population in Hotan Oasis in the past 26 years
作者:
梁田田 张永福 夏楠 赵娟 伊木然江·阿卜来提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Author(s):
Liang Tiantianet al
关键词:
和田绿洲LULC驱动力相关性分析SVM生态响应
Keywords:
-
分类号:
F323.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研究人口对于绿洲地区土地利用与覆盖(LULC)变化的驱动作用对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1992年和2017年的人口数据及影像文件进行处理,采用相关性分析、支持向量机等方法研究人口对研究区LUL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6年间,和田绿洲的人口明显增加。(2)和田绿洲LULC变化明显,建设用地扩张明显,沙地面积增加,水体、未利用地、裸地面积均呈现减少趋势。(3)人口变化对和田绿洲LULC变化的驱动作用包括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2种。直接驱动表现为建设用地向南扩张的趋势。间接驱动表现为草地、沙地、水体面积等的变化。(4)26年间,和田绿洲生态服务价值降低,其生态环境有一定恶化的趋势,当地相关部门需加以治理。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oran E,Ojima D,Buchmann N,et al. Global land project:science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R]. Stockholm:InternationaI Geosphere Biosphere Programme Secretariat,2005.
[2]Solomon S,Qin D,Manning M,et al.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M]//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卢龙辉,瓦哈甫·哈力克,黄玲. 近40年克里雅绿洲人口时空变化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8,338(11):242-250,315-316.
[4]Liu J,Zhan J,Deng X .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driving forces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in China during the economic reform era[J]. AMBIO,2005,34(6):450-455.
[5]刘纪远,邓祥征. LUCC时空过程研究的方法进展[J]. 科学通报,2009,54(21):3251-3258.
[6]Lambin E F,Turner B L,Geist H J,et al. The causes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moving beyond the myth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4,11(4):261-269.
[7]吉力力·阿不都外力,木巴热克·阿尤普.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亚区域生态安全评价[J]. 地理研究,2008,27(6):1308-1320.
[8]摆万奇,赵士洞.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模型综述[J]. 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69-175.
[9]陈佑启,Verburg P H. 基于GIS的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模型[J]. 生态科学,2000,19(3):1-7.
[10]董弟文,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王大伟,等. 1994—2016年和田绿洲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J]. 生态学报,2019,39(10):3710-3719.
[11]王丽萍,周寅康,薛俊菲. 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5,19(6):26-29.
[12]刘盛和,吴传钧,沈洪泉.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J]. 地理学报,2000,67(4):407-416.
[13]李雪瑞. 天津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扩展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52-53.
[14]布买日也木·买买提,丁建丽,孜比布拉·司马义,等. 库尔勒市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 冰川冻土,2017(2):219-228.
[15]徐建华. 计量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9-110.
[16]邓铭江. 中国塔里木河治水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0-24.
[17]李秋艳,赵文智,李启森,等. 荒漠绿洲边缘区泡泡刺种群对风沙干扰的响应[J]. 生态学报,2004,24(1):2484-2489.
[18]黄领梅,沈冰,尹如洪. 和田绿洲蒸发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6):181-185.
[19]谢高地,张彩霞,张雷明,等.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8):1243-1254.
[20]田美荣,高吉喜,申陆,等. 基于生态功能退化驱动的生态修复分区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8):252-255.
[21]郑度,杨依天,张雪芹,等. 1980—2010年和田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空间耦合及其环境效应[J]. 地理学报,2013,68(6):813-82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09-19
作者简介:梁田田(1996—),女,山西吉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土资源利用与评价研究。E-mail:18203414670@163.com。
通信作者:张永福,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国土资源评价与规划研究。E-mail:870587570@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