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爽,杨春鹏,李蒙,等.松辽分水岭隆起带近30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8):207-215.
 Zhang Shuang,et al.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Songliao Watershed Uplift Belt in recent 30 year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1,49(18):207-215.
点击复制

松辽分水岭隆起带近30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9卷
期数:
2021年第18期
页码:
207-215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21-09-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Songliao Watershed Uplift Belt in recent 30 years
作者:
张爽1 杨春鹏2 李蒙1 陈智文3
1.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2.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吉林四平 136000;3.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 136000
Author(s):
Zhang Shuanget al
关键词:
松辽分水岭隆起带景观演变景观多样性驱动力分析
Keywords:
-
分类号:
S127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松辽分水岭的隆起对松辽平原的环境和景观格局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其隆起带的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对松辽盆地的局地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以松辽分水岭隆起带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近30年的遥感影像解译数据,采用景观指数、主成分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该区的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松辽分水岭隆起带景观空间分布不均匀,景观类型以耕地和建筑用地为主;1980—2015年,盐碱地、建筑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为29.81%、21.55%,草地和水域面积明显减少,分别减少为57.73%、32.07%;从景观格局变化情况来看,1980—2015年松辽分水岭隆起带景观多样性降低,景观斑块分布不均衡,破碎化程度加深,耕地、建筑用地和盐碱地景观优势度增加,草地、水域、林地和沙地景观优势度降低;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该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受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人文因素对景观格局发展变化影响较大。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章志都,徐程扬. 遥感在森林景观研究中的应用[C] //中国林学会,黑龙江省林学会,东北林业大学.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哈尔滨,2008:377-380.
[2]陈品. 基于RS与Fragstats的霞浦县绿地信息提取与景观格局分析[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9:6-8.
[3]阎磊. GIS和RS支持下的福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6-7.
[4]潘保田,李吉均. 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Ⅲ-青藏高原隆起对气候变化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1996,32(1):108-115.
[5]杨红强. 秦岭山脉对盛行气流影响的数值模拟[J]. 陕西气象,1991(1):13-16.
[6]张庆云. 松辽分水岭的形成及其演化[M]//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课题组.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1990:30-33.
[7]闵隆瑞,迟振卿. 中国北方末次造貌期及环境变迁[J]. 第四纪研究,1998(3):256-261.
[8]张爽,杨春鹏. 应用遥感技术确定松辽分水岭隆起带范围[J]. 吉林地质,2019,38(4):48-53,56.
[9]王庆,杨景春. 松辽分水岭东段白土山组成因与时代[J]. 地层学杂志,1995(4):287-290.
[10]张士尊. 松辽分水岭:有形的长城和无形的界限[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4(1):35-42.
[11]赵海卿,苑利波,张哲寰,等. 松辽分水岭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地质与资源,2009,18(1):47-52.
[12]姜琦刚,刘占声,邱凤民. 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地学机理[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3):430-434.
[13]欧定华,夏建国,欧晓芳.基于空间回归模型的城郊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4):236-242.
[14]艾克拜尔·买提尼牙孜,阿里木江·卡斯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绿洲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7):55-62.
[15]Hersperger A M,Bürgi M. Driving forces of landscape change in the urbanizing Limmat Valley Switzerland[C]//Koomen E,Bakeman A,Still-Well J,et al. Modelling land-use change. Dordrecht:Springer,2007:45-60.
[16]张立强,简卿,晏希宁,等. 冀西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6):231-238.
[17]张莹,蔡海生,钟滨,等. 南昌市城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4):237-241.
[18]姜海玲,秦旭升,陈智文,等.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景观演变与驱动力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0):276-280.
[19]王丹,葛大兵,唐伊凡,等.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8):245-250.
[20]Herold M.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in Californias Central Valley:Empirical links to urban theo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05,19(2):175-195.
[21]孙天成,刘婷婷,褚琳,等. 三峡库区典型流域“源”“汇”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对侵蚀产沙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9,39(20):7476-7492.
[22]刘璐,申双和,杨舒畅.基于MODIS土地覆被数据的江苏省农地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2):274-280.
[23]范莉. 重庆市景观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的遥感定量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06:15-18.
[24]向英奇. 环黄渤海湿地生态系统分布研究——辽宁沿海地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D]. 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5:28-36.
[25]邓必平,吕勇,程玉娜,等. 大围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格局的高程分异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14(6):10-14.
[26]张小康. 松嫩平原北部典型土壤遥感分类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8:46-55.
[27]人民共和国地貌集编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0-51.
[28]赵振亚. 基于RS和GIS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综合治理评价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26-37.
[29]刘旭拢,董家华,钟凯文,等. 基于景观结构的广州南沙区生态风险评价研究[C]//广东省科协,香港工程师学会. 澳门工程师学会第七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广州,2014:270-275.
[30]王涛. 骊山-横岭地区LUCC动态变化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D]. 西安:西北大学,2018:19-23.
[31]王纪伟,孙光,罗遵兰,等. 汉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38(12):291-297.
[32]朱耀军,王成,贾宝全,等. 广州市主城区树冠覆盖景观格局梯度[J]. 生态学报,2011,31(20):5910-5917.
[33]白海花. 内蒙古乌审旗近20年的植被景观动态及预测[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30-32.
[34]王金花. 风蚀水蚀交错区流域被覆被变化对水沙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D]. 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7:34-36.
[35]郭轩,张晓伟,王美程,等. 基于多因子的城市农业选址研究——以汕头市澄海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12.
[36]王黎明,周云轩,王钦军. 吉林省西部地表蒸散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39(5):907-912.
[37]董晶. 日照万平口潟湖湿地的演化及特征[D].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5:18-24.
[38]宋佳,徐长春,杨媛媛,等. 基于MODIS16的新疆干湿气候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研究,2019,26(5):210-214,221,2.
[39]王媛,焦黎,董煜. 博斯腾湖流域干旱变化趋势及气候影响因素[J]. 干旱区研究,2019,36(5):1102-1108.
[40]郑田甜,赵祖军,赵筱青,等. 云南星云湖水质变化及其人文因素驱动力分析[J]. 湖泊科学,2018,30(1):79-90.
[41]韦惠兰,祁应军. 基于遥感监测的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其人文驱动力分析[J]. 草业科学,2016,33(12):2576-2586.
[42]曹应举. 基于遥感的山区景观变化分析——以迁西县为例[D]. 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19:55-5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04-22
基金项目:吉林省四平市社会科学项目(编号:SPSK201955)。
作者简介:张爽( 1987—),女,吉林四平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遥感应用相关研究。E-mail:jishizs@163.com。
通信作者:陈智文,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调控研究。E-mail:sdczw@126.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