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田兴,邹利,邓时铭,等.养殖禾花鲤对稻田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7):191-197.
 Tian Xing,et al.Effects of breeding Procypris merus on soil nutrients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in paddy fields[JY。]Tian Xing,et al(191)[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3,51(17):191-197.
点击复制

养殖禾花鲤对稻田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51卷
期数:
2023年第17期
页码:
191-197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23-09-0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Effects of breeding Procypris merus on soil nutrients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in paddy fields[JY。]Tian Xing,et al(191)
作者:
田兴1邹利1邓时铭1程小飞1吴浩1田璐2李金龙1刘丽3何志刚1王冬武1
1.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53; 2.湖南省水产原种场,湖南长沙 410153; 3.邵阳学院,湖南邵阳 422000
Author(s):
Tian Xinget al
关键词:
禾花鲤稻田养鱼养殖密度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
Keywords:
-
分类号:
S181;S964.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探明稻田养鱼与水稻种植的相互促进作用并同时确定稻田养殖鱼类的最适放养密度,用禾花鲤为试验鱼开展了为期130 d稻田养殖试验。设计了水稻单作组和3个不同放养密度(1.50万、2.25万、3.00万尾/hm2)的稻鱼共作组,通过对比分析种养前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组成的差异,以此来评价鱼类养殖对水稻种植的有益效果;并通过平均规格、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饵料系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来确定稻田养殖禾花鲤的最佳放养密度。结果表明,1.50 万尾/hm2密度组的禾花鲤成活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鱼的生长速度最快。水稻单作组的稻谷产量显著高于稻鱼共作组,但收益显著低于稻鱼共作组。种植前后,水稻单作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明显低于稻鱼共作组,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幅显著高于稻鱼共作组,而土壤总氮、磷、钾含量变幅又无显著性差异。在种养周期前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均相对于种养前期有所增加,且稻鱼共作组增幅显著高于水稻单作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Latesci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均相对于种养前期有所下降,且稻鱼共作组降幅显著低于水稻单作组。放养禾花鲤后,2.25 万尾/hm2密度组土壤细菌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增加;2.25 万尾/hm2密度组土壤真菌Simpson指数显著性升高,Shannon指数显著性降低。研究初步验证了稻鱼共作模式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促进土壤养分的吸收,并得到禾花鲤最佳放养密度为1.50万~2.25 万尾/hm2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武霞,许艺兰,文露婷,等. 全州禾花鲤色素细胞组成、分布及色素含量观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0(6):222-229.
[2]汪婷,黄凯,孙琳琳,等. 禾花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J].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7):1579-1586.
[3]杨四秀,蒋艾青. 禾花鲤含肉率与肌肉营养成分分析[J]. 水生态学杂志,2009,30(2):154-157.
[4]孙文波,周明瑞,侯梦丹,等. 稻田和池塘养殖禾花鲤肌肉营养与品质分析[J]. 渔业科学进展,2023,44(2):196-204.
[5]文露婷. 广西名特优新农产品田中稻鱼:全州禾花鲤[J]. 广西农学报,2021,36(6):90.
[6]韦木莲,黄龙,蒙烽,等. 广东平原地区禾花鲤稻田养殖技术[J]. 农家参谋,2019(10):104.
[7]陈玲. 湖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郴州高山禾花鱼[J]. 湖南农业,2020(3):33.
[8]禾花鲤“乳源1号”[J]. 中国水产,2021(10):96-101.
[9]刘宇,曹锦滔,陈佳琪,等. 稻田生态种养对土壤性质影响研究进展[J]. 环境生态学,2021,3(12):34-37.
[10]林利红,王延平,王帅. 稻田养蟹对水稻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2016(3):43-47.
[11]佀国涵,袁家富,彭成林,等.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3):299-303.
[12]王蓉,朱杰,金涛,等. 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25(11):1887-1899.
[13]蒋芳,韦先超,梁勤,等. 新型稻田内循环3.0系统稻渔综合种养典型案例分析[J]. 四川农业科技,2021(12):65-67.
[14]邓正春,王朝晖,顾振华,等. 湖南稻渔生态种养现状与发展对策[J]. 作物研究,2021,35(3):274-277.
[15]余开,宋迁红,赵永锋. 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思考[J].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3):161-164.
[16]赵华军,吴在生,江录堂.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22(17):28-30.
[17]马祺聪. 稻鱼共作系统氮磷收支平衡与赋存形态[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20:18-31.
[18]杨玲霞,许兴,邱小琮,等. 低洼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氮、磷收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10):2337-2341.
[19]邱诗春,周静,徐燕,等. 微生物菌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南方农机,2022,53(16):52-54.
[20]崔月贞,王吕,吴玉红,等. 冬绿肥联合稻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0(7):100-108.
[21]洪义国,焦黎静,吴佳鹏,等. 海洋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多样性分布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J]. 热带海洋学报,2021,40(2):139-146.
[22]陈力力,刘金,李梦丹,等. 不同耕作方式稻田土壤细菌的多样性[J]. 微生物学杂志,2018,38(4):62-70.
[23]王光华,刘俊杰,于镇华,等. 土壤酸杆菌门细菌生态学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16,32(2):14-20.
[24]佀国涵,彭成林,徐祥玉,等. 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土壤,2016,48(3):503-509.
[25]衣萌萌,莫洁琳,莫航,等. 不同密度稻-鲤-罗非鱼综合种养系统的鱼类生理生化及稻田环境特征[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2,30(5):966-977.
[26]范文浩,方刘,周锦,等. 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消化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J]. 水产科学,2021,40(2):261-266.
[27]李大鹏,庄平,严安生,等. 光照、水流和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稚鱼摄食、行为和生长的影响[J]. 水产学报,2004,28(1):54-61.
[28]罗江,杜浩,冷小茜,等. 不同养殖密度对长江鲟稚鱼生长的影响[J]. 淡水渔业,2018,48(3):107-111.
[29]熊梅,Onxayvieng K,李大鹏,等. 急性拥挤胁迫对草鱼肌肉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性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2019,26(3):427-43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2-09-2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0YFD090010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48);湖南省科技重点计划(编号:2020NK2016)。
作者简介:田兴(1988—),男,湖北利川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鱼类健康养殖与繁育,E-mail:819569693@q.com;共同第一作者:邹利(1986—),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鱼类繁育,E-mail:26440622@qq.com。
通信作者:王冬武,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E-mail:130912896@qq.com;何志刚,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鱼类营养与饲料,E-mail:86169688@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