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徐晋池,谢崇宝,张国华,等.我国村镇饮用水源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8):357-359,362.
 Xu Jinchi,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for Chinas village drinking water resource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3,41(08):357-359,362.
点击复制

我国村镇饮用水源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1卷
期数:
2013年08期
页码:
357-359,362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13-08-2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Research progres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for Chinas village drinking water resources
作者:
徐晋池12 谢崇宝2 张国华2 殷国玺1
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2.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北京 100054
Author(s):
Xu Jinchiet al
关键词:
村镇饮用水源非点源污染
Keywords:
-
分类号:
X501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本文主要从水土流失防治、农药化肥污染防治、畜牧养殖污染防治以及村镇生活垃圾污染防治4个方面,系统总结我国村镇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并分析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系统研发村镇饮用水保护关键技术和设备,保障我国村镇饮水安全提供参考。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仰斌,张国华,谢崇宝.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现状及相关保护对策建议[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1):1-4,7.
[2]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5):24.
[3]王延勇. 我国生活饮用水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1):34-36.
[4]汪水兵. 农业非点源污染与防治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94-295.
[5]冯庆. 国内外农村非点源污染研究之比较[J]. 科学时代,2007(1):17-19.
[6]鲍全盛,王华东. 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与展望[J]. 地理科学,1996,16(1):66-72.
[7]秦天枝. 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 生态经济,2009(10):163-169.
[8]朱汝雄. RUSLE在农业非点源污染量化中的应用分析[C]// 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477-481.
[9]程艳. 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识别方法研究——以洱海弥苴河流域为例[D].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8.
[10]王礼先. 我国水土保持的理论与方法[J]. 中国水利,2006(12):16-18,24.
[11]陈雪,蔡强国,王学强. 典型黑土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5):44-49.
[12]彭鸿,张海峰,廖纯艳,等.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预防保护区不同立地下土壤侵蚀与非点源污染初步研究——以宁陕县寨沟小流域为例[C]//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03-107.
[13]李硕,孙波,曾志远,等. 遥感和GIS辅助下流域养分迁移过程的计算机模拟[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2):278-282.
[14]熊丽君,刘凌,徐祖信,等. 张家港西南片地区非点源的计算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8):3-5,23.
[15]易志刚.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策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89-7590.
[16]宋秀杰,陈博. 北京市农药化肥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技术措施[J]. 自然生态保护,2001(9):30-32.
[17]胡连伍,王学军,罗定贵,等. 基于SWAT-2000模型的流域氮营养素环境自净效率模拟——以杭埠-丰乐河流域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3(2):35-38.
[18]陈国湖.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GNPS及GIS的应用[J]. 人民长江,1998,4(4):20-22.
[19]万超,张思聪. 基于GIS的潘家口水库面源污染负荷计算[J]. 水力发电学报,2003(2):62-68.
[20]叶春,王云鹏. GIS支持的珠江三角洲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析[J]. 农机化研究,2007(2):40-43.
[21]陆开宏,晏维金,苏尚安. 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与修复的环境生态工程——利用明矾浆和鱼类控制桥墩水库蓝藻水华[J]. 环境科学学报,2002,22(6):732-737.
[22]刘玲.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5):21-23.
[23]丁疆华. 广州市畜禽粪便污染与防治对策[J]. 环境科学研究,2000,13(3):57-59.
[24]李荣刚,夏源陵,吴安之,等. 江苏太湖地区水污染物及其向水体的排放量[J]. 湖泊科学,2000,12(2):147-153.
[25]李玉蛾,饶敏杰. 动物废弃物物源甲烷排放量的初步估算与减缓技术选择[J]. 农村生态环境,1995,11(3):8-10.
[26]郑好,梁成华.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 北方园艺,2010(19):223-226.
[27]何品晶,张春燕,杨 娜,等.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技术路线探讨[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1):2049-2054.
[28]杨荣金,李铁松.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三级分化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7):82-86.
[29]白永刚,吴浩汀. 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初探[J]. 电力环境保护,2005,21(2):44-45,61.
[30]王焕升,王凯军,崔志峰,等. 中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染调查及控制模式探讨[J].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20):20-22,30.
[31]章力建,朱立志.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6):1-6.
[32]李仰斌,张国华,谢崇宝.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与监测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编制现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45-47,5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唐春根,费汉华.江苏省村镇管理人员胜任力的模型[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08):484.
 Tang Chungen,et al.Investigation on competency of managers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in Jiangsu Provinc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42(08):484.
[2]郭华,王军林,张立勇,等.村镇绿色建筑水系统规划设计[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502.
 Guo Hua,et al.Planning and design of village green building water system[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5,43(08):502.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3-01-22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J25B01)。
作者简介:徐晋池(1989—),男,云南临沧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村镇饮用水源污染防治问题。E-mail:247584837@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