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彭文君,舒英格.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贵州省晴隆县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4):200-206.
 Peng Wenjun,et al.Effects of land cover chang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ypic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Taking Qinglong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7,45(14):200-206.
点击复制

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贵州省晴隆县为例(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5卷
期数:
2017年14期
页码:
200-206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17-07-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Effects of land cover chang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ypic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Taking Qinglong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作者:
彭文君1 舒英格12
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2.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Author(s):
Peng Wenjunet al
关键词:
土地覆被变化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环境质量石漠化地区
Keywords:
-
分类号:
F301.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其环境特殊、岩石裸露、土层薄、蓄水能力差,这是由于土地覆被变化导致生态服务功能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研究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地覆被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关系到我国该类型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典型高山石漠化地区贵州省晴隆县为例,利用ENVI、ArcGis软件对1988年、2000年、2016年3期Landsat影像进行解译,分析近30年的土地覆被变化特征,通过计算土地覆被变化幅度、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贡献率,得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受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土地政策等因素的影响,1988—2016年间呈现出“两增三减一浮动”态势,即耕地、水域、未利用地转向草地、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林地面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浮动模式;晴隆县生态服务价值呈先增后减趋势,由于林地、草地、耕地、水域支撑,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而耕地、林地面积减少直接导致2016年生态服务价值下降;1988年、2000年、2016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443 5、0.469 7、0.475 1,总体上维持着动态稳定并呈现上升的趋势,但由于林地草地退化、建设占用、水域枯竭等原因,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受损。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于兴修,杨桂山.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1):51-57.
[2]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J]. COSPAR Information Bulletin,1988,1988(111):36.
[3]马明德,谢应忠,米文宝,等. 宁夏东部风沙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4):8-14.
[4]周书贵,邵全琴,曹巍. 近20年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6(2):190-199.
[5]孙伯明,陈菁,吴鑫,等. 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14,33(4):261-265.
[6]霍金炜,文倩,何丽,等. 湖南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以湖南醴陵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1):86-89.
[7]刘铁辉. 近16年来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陕北黄土高原的子长县为例[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6):6-11.
[8]刘茂国,曾永年,马正龙,等. 湘西北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5):25-27.
[9]刘春雨,董晓峰,刘英英. 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响应——以民乐县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675-681,687.
[10]赵永华,贾夏,王晓峰. 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4):79-85.
[11]林栋,马晖玲,任正超,等. 基于LUCC的兰州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分析[J]. 生态科学,2016(2):134-142.
[12]张杨,刘艳芳,顾渐萍,等. 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 地理科学,2011,31(10):1280-1285.
[13]宁茂岐,赵佳.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石漠化的变化情况[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9):75-78.
[14]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等.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 地理学报,2014,69(1):3-14.
[15]陈江,马松梅,刘琳,等. 博乐垦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预测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3):44-49.
[16]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17]Costanza R,DArge R,Groot R D,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World Environment,1999,387(15):253-260.
[18]彭建,王仰麟,张源,等. 滇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J]. 地理学报,2004,59(4):629-638.
[19]李晓文,方创琳,黄金川,等. 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J]. 第四纪研究,2003,23(3):280-290.
[20]许俐俐,胡宝清,严志强,等. 喀斯特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66-71.
[21]摆万奇,赵士洞.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J]. 资源科学,2001,23(3):39-41.
[22]孔祥斌,张凤荣,李玉兰,等. 区域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J]. 资源科学,2005,27(2):59-64.
[23]叶涛,史培军. 从深圳经济特区透视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3):434-44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林克涛,朱朝枝,陈如凯.基于灰色模型的中国甘蔗产业生态服务价值预测[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04):505.
 Lin Ketao,et al.Forecasting on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of Chinas sugarcane industry based on grey model[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6,44(14):505.
[2]田颖,李冰,王水.江苏太湖流域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05):454.
 Tian Ying,et al.Evaluation on importance of Taihu Basin ecosystem in Jiangsu Provinc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6,44(14):454.
[3]余嘉琦,李钢,赵华,等.江苏省沛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06):371.
 Yu Jiaqi,et al.Study on land use type change and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in Pei County,Jiangsu Provinc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5,43(14):371.
[4]吴沛瑶,陈龙乾,张宇,等.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04):435.
 Wu Peiyao,et al.Effec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l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Taking Xuzhou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5,43(14):435.
[5]姚富明,韦燕飞,童新华.贵港市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5):207.
 Yao Fuming,et al.Study on land use transformation and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in Guigang City[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1,49(14):207.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6-09-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460133)。
作者简介:彭文君(1992—),女,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规划与信息技术研究。E-mail:1940551918@qq.com。
通信作者:舒英格,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研究。E-mail:maogen958@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