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吕振宇,牛灵安,郝晋珉.中国基本农田的研究综述[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0):24-27.
 Lü Zhenyu,et al.Study on Chinas capital farmland: a review[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7,45(20):24-27.
点击复制

中国基本农田的研究综述(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5卷
期数:
2017年20期
页码:
24-27
栏目:
专论与综述
出版日期:
2017-10-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Study on Chinas capital farmland: a review
作者:
吕振宇1 牛灵安1 郝晋珉2
1.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河北曲周 057250; 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Author(s):
Lü Zhenyuet al
关键词:
中国基本农田划定保护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进展生态化高标准基本农田
Keywords:
-
分类号:
F301.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系统总结中国基本农田的研究成果,进而为新时期基本农田保护及建设提供借鉴,采用文献综合法及归纳总结法,阐述基本农田的内涵,分析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基本农田划定以及基本农田建设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基本农田保护及建设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聂庆华,包浩生. 中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2):31-35.
[2]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总体方案及重大问题研究简要报告集[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62号[Z]. 1994.
[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Z]. 1998.
[5]臧俊梅,王万茂,李边疆.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政策评价与完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2):105-110.
[6]臧妻斌,党海波,雷添杰. 基于博弈论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74-178.
[7]吴明发,欧名豪,李彦,等. 规划管制下基本农田保护内在机理研究[J]. 生态经济,2011(12):51-54,61.
[8]翟文侠,黄贤金.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运行效果分析[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3):1-6.
[9]钟太洋,黄贤金,陈逸. 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耕地保护效果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90-95.
[10]蔡银莺,余元. 基本农田规划管制下农民的土地发展权受限分析——以江夏区五里界镇为实证[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76-82.
[11]吴胜利. 统筹城乡背景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创新研究[J]. 农业经济,2012(9):90-92.
[12]李广东,邱道持,王平. 三峡生态脆弱区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J]. 地理学报,2011,66(4):562-575.
[13]吴明发,欧名豪,杨渝红,等. 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11(4):18-21.
[14]孙广宇. 面向农户的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5]李强. 基于农户的基本农田保护意愿调查研究[D]. 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5.
[16]郑新奇,杨树佳,象伟宁,等.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方法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66-71,后插2.
[17]钟太洋,黄贤金,马其芳,等. 区域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测算模型及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717-726.
[18]孔祥斌,靳京,刘怡. 基于农用地利用等别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0):46-51.
[19]石英,朱德举,程锋,等. 属性层次模型在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优化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3):27-31.
[20]吴飞,濮励杰,许艳,等.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与决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2):270-277.
[21]孙晗,何春阳,杨洋. 基于适宜性与生产潜力综合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分综合模型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9):72-76.
[22]王加恩,蔡子华,胡艳华,等. 基于土壤生态环境的县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划[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6):85-89.
[23]王建英,李江风,邹利林.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布局[J].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1):235-239,245.
[24]奉婷,张凤荣,李灿,等.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空间布局[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200-210.
[25]任艳敏,唐秀美,刘玉,等. 考虑耕地生态质量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4):298-307.
[26]聂艳,吴西子,于婧,等. 基于土地评价和空间聚类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3,27(12):39-45.
[27]姜广辉,张瑞娟,张翠玉,等. 基于空间集聚格局和边界修正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3):222-229.
[28]董秀茹,尤明英,王秋兵. 基于土地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336-339.
[29]钱凤魁,王秋兵,边振兴,等.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理论探讨[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3):22-27.
[30]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03—2012[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1]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S].
[32]唐秀美,潘瑜春,刘玉,等. 基于四象限法的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与模式[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3):238-246.
[33]熊昌盛,谭荣,岳文泽. 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2):276-284.
[34]杨绪红,金晓斌,郭贝贝,等. 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方法[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2):202-210.
[35]钱凤魁,王秋兵,李娜. 基于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8):225-232.
[36]郭贝贝,金晓斌,杨绪红,等. 基于农业自然风险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方法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3):377-386.
[37]薛剑,韩娟,张凤荣,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建设时序的确定[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5):193-203.
[38]李超,杜昭阳,陈召亚,等. 基于栅格数据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综合评价及建设时序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1):111-117.
[39]刘建生,郧文聚,赵小敏,等. 基于差距度与投资度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与应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3):47-53.
[40]刘晓南,黄燕,程炯.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生态化设计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6,24(1):1-11.
[41]叶艳妹,吴次芳,俞婧. 农地整理中路沟渠生态化设计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7):1931-1938.
[42]毛梦祺,丁忠义,董丽丽,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案实施效益综合评价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1):2814-281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6-08-1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5BAD06B01)。
作者简介:吕振宇(1974—),男,河北邯郸人,博士,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整治与评价。E-mail:shiyanzhan163@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