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庄春,纪力,邵文奇,等.印刷播种大壮苗育秧技术下水稻机插适宜密度与效果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07):69-72.
 Zhuang Chun,et al.Study on suitability density and effect of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rice based on printed-sowing-breeding techniques of old and robust seedling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9,47(07):69-72.
点击复制

印刷播种大壮苗育秧技术下水稻机插
适宜密度与效果研究
(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7卷
期数:
2019年第07期
页码:
69-72
栏目:
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
出版日期:
2019-05-1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Study on suitability density and effect of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rice based on printed-sowing-breeding techniques of old and robust seedlings
作者:
庄春 纪力 邵文奇 孙春梅 钟平 董玉兵 陈川 章安康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 223001
Author(s):
Zhuang Chunet al
关键词:
印刷播种大壮苗育秧技术机插秧栽插密度成熟期产量
Keywords:
-
分类号:
S511.04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探明印刷播种大壮苗育秧技术适期早播对淮北地区毯苗机插水稻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以及与该技术相适应的大田配套机插密度,以南粳9108为供试品种,以常规中小苗育秧技术为对照,研究比较该技术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以及不同栽插密度下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印刷播种大壮苗育秧技术相比于常规中小苗育秧技术有显著增产效果,水稻拔节、抽穗提早,成熟提早4 d左右;大田适宜密度比常规技术有所降低;本试验条件下,常规中小苗技术育秧南粳9108较适宜机插密度为108.0万株/hm2,而印刷播种大壮苗育秧技术较适宜密度为96.0万株/hm2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洪程,朱聪聪,霍中洋,等. 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优势及主要生理生态特点[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1):50-59.
[2]庄春,陈川,钟平,等. 机插育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J]. 现代农村科技,2010(3):5-6.
[3]景德道,周为华,钱华飞,等. 晚收迟播对稻麦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11):1566-1571.
[4]庄春,纪力,陈川,等. 水稻印刷播种大壮苗机插育秧技术规程[J]. 现代农业科技,2018,717(7):35-36,38.
[5]钟平,陈川,庄春,等. 杂交稻机插秧印刷播种技术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2012(4):453-455.
[6]吴文革,张健美,周永进,等. 江淮水稻钵苗机插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稻米,2015(4):118-124.
[7]谢成林. 机械化栽培水稻的生育特性及高产配套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02(3):16-1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12-28
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重点项目(编号:BE2015340);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重点项目[编号:CX(15)1002];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17HZHL004)。
作者简介:庄春(1969—),男,江苏宿迁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同时涉及植保、土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究。E-mail:nkszc@sina.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