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彭玉富,杨铁钊,刘茂林,等. 加速烟叶发酵的技术方法[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62-64,66.
[2]朱大恒,韩锦峰,李彩霞,等. 烤烟发酵过程中品质及香吃味的形成[J]. 河南农业学报,1997(3):5-8.
[3]闫克玉,屈剑波,吴殿信,等. 烤烟在人工发酵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J]. 烟草科技,1998(4):5-7.
[4]李晓,刘凤珠,姚光明,等. 酶解法改善烟叶吸味品质的试验[J]. 烟草科技,2002(3):14-17.
[5]赵铭钦,齐伟城,邱立友,等. 烟草发酵增质剂对烤烟发酵质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1998(12):7-9.
[6]郭俊成,程晓蕾,肖厚荣,等. 皖南烤烟陈化研究[J]. 中国烟草,1996(2):16-17.
[7]周碧波,张相辉,帖金鑫,等. 醇化过程中不同烟叶产区的烤烟配方模块化学成分变化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15(10):8-10,14.
[8]刘东洋. 烤烟在陈化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3.
[9]宋纪真,张增基,陈永龙,等. 贮存条件对烤烟片烟醇化质量的影响[J]. 烟草科技,2003(9):6-8.
[10]邓宾玲,奚家勤,韦建玉,等. 不同贮存模式对复烤片烟醇化质量的影响[C]// 广西烟草学会.广西烟草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3.
[11]朱大恒,陈锐,陈再根,等. 烤烟自然醇化与人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变化及其与酶活性关系的研究[J]. 中国烟草学报,2001,7(2):26-30.
[12]赵铭钦,邱立友,张维群,等. 陈化期间烤烟叶片中生物活性变化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6):537-542.
[13]赵铭钦. 烤烟陈化的生理生化机制与叶面优势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增香效应[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14]叶建斌,闫记,刘向真,等. 原烟复烤前后细菌种群变化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7,46(1):154-159.
[15]国家烟草专卖局. 烟草及烟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159—2002[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16]国家烟草专卖局. 烟草及烟草制品淀粉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216—2007[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7]国家烟草专卖局.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161—2002[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18]国家烟草专卖局. 烟草及烟草制品烟碱的测定气相色谱法:YC/T 246—2008[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9]杨波,卢幼祥,杨继福,等. 打叶复烤主要工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6(3):90-94.
[20]袁逢春,龙明海,何邦华,等. 打叶复烤过程烟叶内在品质的变化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158-160.
[21]范坚强,宋纪真,陈万年,等. 醇化过程中烤烟片烟化学成分的变化[J]. 烟草科技,2003(8):19-22.
[22]郝廷亮,厉昌坤,田昊庭,等. 烤烟复烤片烟在济南自然陈化期间化学成分含量变化[J]. 中国烟草科学,2008,29(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