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袁刚,陈晨,王伟业.种业振兴行动下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11):20-27.
 Yuan Gang,et al.Study 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germplasm resources under action of seed industry revitalization—Taking Yang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4,52(11):20-27.
点击复制

种业振兴行动下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52卷
期数:
2024年第11期
页码:
20-27
栏目:
专论与综述
出版日期:
2024-06-0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Study 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germplasm resources under action of seed industry revitalization—Taking Yang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作者:
袁刚1陈晨12王伟业3
1.扬州职业大学/江苏省种植养殖业安全环境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扬州 225009;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37; 3.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农村局,江苏扬州 225002
Author(s):
Yuan Ganget al
关键词:
种业振兴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乡村振兴扬州
Keywords:
-
分类号:
S325;S32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农业种质资源是包含畜禽、水产、农作物以及微生物等的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下,须强化对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抢救了一批珍稀农业种质资源,挖掘培育了一批新种质。从该市农业种质资源基本情况、保护与利用案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开展研究发现,扬州市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74种,畜禽种质资源68种,水产种质资源61种,且优质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然而,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保护能力不足、保护意识不强、资源利用共享不够、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等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EB/OL]. (2011-04-18)[2023-08-20].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1-04/18/content_2828.htm.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EB/OL]. (2020-02-11)[2023-08-20].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11/content_5477302.htm.
[3]习近平.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6.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 (2023-02-13)[2023-08-20]. 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 content_5741370.htm.
[5]葛慈斌,刘波,朱育菁. 福建省农业生物资源保存中心的建设[J]. 福建农业科技,2016(10):41-44.
[6]顾智炜,唐超凡,黄益通,等. 福建莆田特色农业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建议[J]. 中国种业,2022,332(11):23-26.
[7]石茹. 马铃薯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D]. 西宁:青海大学,2013:2.
[8]王卉. 水稻精米糊化温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性状有利等位变异的发掘[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21:18.
[9]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EB/OL]. (2020-02-11)[2023-08-20]. 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2/11/content_5477449.htm.
[10]王强盛,苏雪莲,张慧. 地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存在问题与利用途径[J]. 江苏农业科学,2023,51(4):23-27.
[11]方晓敏,包文斌,徐燕. 江苏黑猪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 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3):1-5.
[12]蔡瑞林,田林. 江苏地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江苏农村经济,2021(10):35-38.
[13]魏红梅. 种业深度报告:发展趋势及主要作物和公司分析[EB/OL].(2021-11-02)[2023-08-2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297977802556439&wfr=spider&for=pc.
[14]祖祎祎. 推动种质资源利用夯实种业创新基础[N]. 农民日报,2023-03-25(2).
[15]高翔,侯升林,朱金城,等. 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若干思考: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21,40(4):43-46.
[16]段永红,余亚莹,唐潇,等. 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建议与思考[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2):139-144.
[17]朱银,邹淑琼,汪巧玲,等. 江苏省乡土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9):19-2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万信,李娜.种业振兴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及推进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7):9.
 Wan Xin,et al.Scientific connotation,value implication and promotion path of seed industry revitalization[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2,50(11):9.
[2]尹春凤,徐宣国,崔丙群.种业振兴背景下我国作物育种协同创新发展空间及提升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8):42.
 Yin Chunfeng,et al.Development space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Chinas crop breed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under background of seed industry revitalization[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2,50(11):42.
[3]张锋,陈小敏,姜昊辰.种业振兴背景下江苏种业企业发展水平提升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22):279.
 Zhang Feng,et al.Pathways to enhance development levels of Jiangsu seed industry enterprises under seed industry revitalization[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4,52(11):279.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3-10-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671174);江苏省发改委项目 (编号:苏发改高技发[2020]1460 号-123);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优秀博士项目(编号:YZLYJFJH2022YXBS019);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编号:FZ20230140);扬州职业大学校级教改课题(编号:2023XJJG09)。
作者简介:袁刚(1975—),男,江苏靖江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与区域发展规划、农民培训。E-mail:771569210@qq.com。
共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陈晨(1994—),男,江苏盐城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培育。E-mail:cccc0212@ 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