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李海波,王鹏飞,李英华.用于城市径流净化的岸堤漫流技术的植物与基质的组配方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07):357-360.
 Li Haibo,et al.Equipping way of plants and substrates of embankment flowing technology used for urban runoff purification[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5,43(07):357-360.
点击复制

用于城市径流净化的岸堤漫流技术的植物
与基质的组配方式
(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3卷
期数:
2015年07期
页码:
357-360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15-07-2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Equipping way of plants and substrates of embankment flowing technology used for urban runoff purification
作者:
李海波1 王鹏飞2 李英华1
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2.沈阳大学环境学院,辽宁沈阳 110044
Author(s):
Li Haiboet al
关键词:
城市径流净化岸堤漫流系统基质植物去除率面源污染
Keywords:
-
分类号:
X52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提出岸堤式漫流阻控技术,其中植物与基质是漫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与基质的组配是否合理严重影响漫流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试验通过建立不同的岸堤漫流系统研究不同基质和不同植物组合对漫流系统净化效率和效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炉渣、黄土和沙子的混合基质比黄土、棕壤土这种单一基质的净化效率高,特别是对悬浮固体(SS)、氨态氮(NH3-N)、总磷(TP)的去除,去除率均在60%以上;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 Alexeev)比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更适合于漫流系统。高羊茅与混合基质的组合为岸堤漫流系统最优的基质、植物配置方式。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倪艳芳. 城市面源污染的特征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2):53-57.
[2]尹澄清. 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新挑战——代“城市面源污染研究”专栏序言[J].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7):1053-1056.
[3]赵建伟,单保庆,尹澄清.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应用及进展[J].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2):1-5.
[4]徐德福,李映雪. 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的基质、植物及其配置[J]. 湿地科学,2007,5(1):32-38.
[5]孙 敏,阮晓红,曾 扬. 地表漫流系统处理污染河水工程设计探讨[J]. 给水排水,2006,32(4):25-27.
[6]魏 成,刘 平,秦 晶. 不同基质和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净化效率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8,28(8):3691-3697.
[7]陈开宁,陈小峰,陈伟民,等. 不同基质对四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8):1511-1516.
[8]肖海文. 城市径流特征与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10:78-79.
[9]孙 敏,阮晓红,张旭东,等. 地表漫流系统处理污染新沂河水的中试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9):46-49.
[10]魏复盛.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4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1]Taebi A,Droste R L. Performance of an overland flow system for advanced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plant efflu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88(4):688-696.
[12]张旭东. 地表漫流系统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D]. 南京:河海大学,2005:38-4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4-06-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108275);国家重大专项(编号:2013ZX07202-007、2014ZX07201-009-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ECT-11-1012);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LJQ2012101);辽宁省科技计划(编号:2011229002、2013229012);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2-6014)。
作者简介:李海波(1974—),男,河北承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污水生态处理原理与技术、水生态修复原理与技术、膜分离技术研究。Tel:(024)83679128;E-mail:lihaibo@mail.neu.edu.cn。
通信作者:王鹏飞(1988—),男,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E-mail:378044141@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