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治会,李全新.基于解构模型的2000—2014年甘肃省碳排放核算与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05):257-260.
 Zhang Zhihui,et al.Accounting and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Gansu Province based on deconstruction model from 2000 to 2014[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46(05):257-260.
点击复制

基于解构模型的2000—2014年
甘肃省碳排放核算与分析
(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6卷
期数:
2018年05期
页码:
257-260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18-03-0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Accounting and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Gansu Province based on deconstruction model from 2000 to 2014
作者:
张治会2 李全新1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2.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攀枝花 637001
Author(s):
Zhang Zhihuiet al
关键词:
解构模型甘肃省碳排放年均增长率对数权重分解法影响因素经济规模全面核算
Keywords:
-
分类号:
F205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采用能值转换法、农田综合碳排放测算法和碳排放系数法,定量核算2000—2014年甘肃省碳排放总量。结果显示,甘肃省碳排放总量由2000年的2 459.27万t增加至2014年的7 276.42万t,年均增长率为8.06%。使用对数权重分解法(LMDI)建立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将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分解为碳排放结构、碳排放强度、产能效率和经济规模4个因素,并分析各因素对这一时期甘肃省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值和影响率。推动甘肃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规模,其次是碳排放结构。这一时期抑制甘肃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碳排放强度,次要因素是产能效率。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健,周慧. 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7-14.
[2]谭飞燕,张雯.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分析——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2011(9):32-35.
[3]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6):670-676.
[4]洪业应.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8):266-272.
[5]马涛. 垂直分工下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内涵CO2及其结构研究[J]. 世界经济,2012(10):25-43.
[6]张广胜,王珊珊. 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效率及其决定机制[J]. 农业经济问题,2014,35(7):18-26.
[7]陈卫东,王 军. 我国城市碳排放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天津市和北京市为例[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289-295.
[8]徐大丰. 我国碳排放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0(4):79-82.
[9]朱勤,彭希哲,吴开亚. 基于结构分解的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变动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65-77.
[10]郭军洋,郑绸,曲建升. 高碳排放强度地区的减排压力与减排路径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开发研究,2014(3):101-104.
[11]吴彼爱,高建华,徐冲. 基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河南省碳排放分解分析[J]. 经济地理,2010,30(11):1902-1907.
[12]宋佩珊,计军平,马晓明. 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J]. 资源科学,2012,34(3):551-558.
[13]杜运伟,黄涛珍. 江苏省人口规模、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4):399-404.
[14]员开奇,董捷. 湖北省碳排放研究:总量测算、结构特征及脱钩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4):397-402.
[15]李炎亭. 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15:56-66.
[16]张广裕. 甘肃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与低碳发展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1-9.
[17]朱亚红,马燕玲,陈秉谱. 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及减排潜力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5):83-87.
[18]张小平,王龙飞. 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14,37(5):1029-1035.
[19]谭春平,范莉莉,王烨. 甘肃城镇住宅建筑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J]. 统计与决策,2014(7):109-111.
[20]娄伟,李萌. 低碳经济规划[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99-102.
[21]Lal R. Carbon emission from farm operations[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04,30(7):981-990.
[22]West T O,Marland G. 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carbon emissions,and net carbon flux in agriculture:comparing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02,91(1/2/3):217-232.
[23]段华平,张悦,赵建波,等.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足迹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11,25(5):203-208.
[24]Johan A,Delphine F,Koen S.A shapley decomposi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without residuals[J]. Energy Policy,2002,30:727-73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马永强.甘肃省苹果炭疽病病原鉴定及ITS序列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0):89.
 Ma Yongqiang.ITS sequence analysis and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of apple bitter rot in Gansu Provinc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7,45(05):89.
[2]曹世勤,黄瑾,孙振宇,等.2007—2015年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性鉴定及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08):89.
 Cao Shiqin,et al.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of wheat varieties(lines) during 2007—2015[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46(05):89.
[3]王宝,王鹏龙,徐冰鑫,等.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07):9.
 Wang Bao,et al.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and advantageous agricultural product brands in Gansu Provinc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0,48(05):9.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6-09-0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编号:14YJC790069);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编号:523-1)。
作者简介:张治会(1975—),男,四川攀枝花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农村区域发展研究。E-mail:147426626@qq.com。
通信作者:李全新,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及农业资源管理研究。E-mail:lqx151120@sina.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