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阳秋珍,陈昭.多渠道R&D溢出、全球生产网络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绩效[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0):540-544 .
Ouyang Qiuzhen,et al.The multi-channel R&D spillover,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performanc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6,44(10):540-544 .
点击复制
多渠道R&D溢出、全球生产网络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绩效(PDF)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 卷:
-
第44卷
- 期数:
-
2016年10期
- 页码:
-
540-544
- 栏目:
-
农业经济与管理
- 出版日期:
-
2016-10-25
文章信息/Info
- Title:
-
The multi-channel R&D spillover,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performance
- 作者:
-
欧阳秋珍1; 陈昭2
-
1.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广东广州 510420
- Author(s):
-
Ouyang Qiuzhen; et al
-
-
- 关键词:
-
R&D活动; R&D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外商直接投资; 全球生产网络
- Keywords:
-
-
- 分类号:
-
F323.3
- DOI:
-
-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运用我国农林牧渔业1990—2013年的数据分析多渠道R&D溢出、全球生产网络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但是全球生产网络指数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形关系,计算拐点分别为3.781 0、3.017 4,农业R&D经费和科研人员的投入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进出口技术溢出产生了正向效应,但是FDI的技术溢出影响不显著;接着研究了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率的影响机制,发现各个R&D溢出变量与农业技术进步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基本没有改变,但系数估计值降低了,农业自身R&D经费和人员投入发挥的作用比没有考虑国际纵向分工时更大。
- Abstract:
-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Romer P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14(3):71-102.
[2]Jones C I.R&D based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103(4):759-784.
[3]Furman J L,Porter M E,Stern S.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 Research Policy,2002,31(6):899-933.
[4]刘海云,唐玲. 国际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及行业差异——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9(8):78-87.
[5] Goldsmith,Raymond W. 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NBER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R]. 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51:5-61.
[6] 李平,钱利. 进口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 财贸研究,2005(6):40-50.
[7]Griliches Z.R&D and the productivity slowdow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2):343-348.
[8] 朱平芳,徐伟民. 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3(6):45-53.
[9]Pottelsberghe B V,Lichtenberg F.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a comment[J]. Ulb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1998,42(8):1843-1891.
[10]Hummels D,Ishii J,Yi K M.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1):75-96.
[11]樊英,李明贤. 洞庭湖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研究[J]. 武陵学刊,2012(2):41-46.
[12]刘志彪,张杰. 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07(5):39-4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收稿日期:2015-08-03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农地流转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研究”;湖南省重点基地项目“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产业经济学”;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14C079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编号:14YJC790091)。
作者简介:欧阳秋珍(1985—),女,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通信作者:陈昭,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动态非稳定面板、计量经济史学。E-mail:chenzhao2002@mail.gdufs.edu.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