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汪翔,沈贵银.新时代江苏农村“三新”经济培育与发展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16):279-284.
 Wang Xiang,et al.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three new” economy in Jiangsu countryside under new era[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4,52(16):279-284.
点击复制

新时代江苏农村“三新”经济培育与发展路径(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52卷
期数:
2024年第16期
页码:
279-284
栏目:
农业经济与管理
出版日期:
2024-08-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three new” economy in Jiangsu countryside under new era
作者:
汪翔沈贵银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南京 210014
Author(s):
Wang Xianget al
关键词:
新时代江苏农村“三新”经济培育路径发展路径
Keywords:
-
分类号:
F327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江苏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简称“三新”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中起关键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农业多元价值,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引领城乡消费模式创新,并吸引社会资本要素下乡。在梳理发展农村“三新”经济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别围绕构建监测体系、夯实发展基础、探索融合发展与绿色发展、打造新载体与培育新主体等方向,提出推动江苏省农村“三新”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用地政策,加快要素多元投入,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支撑,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培育壮大新动能是高质量发展关键一步[N]. 滨海时报,2019-03-12(6).
[2]罗东玲,李子萤,徐莹. 江苏省“三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J]. 价值工程,2022,41(5):28-30.
[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GB/T 41410—2022[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2.
[4]2021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25%[EB/OL]. (2022-07-29)[2023-03-20]. 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03_1901536.html.
[5]2021年江苏“三新”经济蓬勃发展[EB/OL]. (2022-07-06)[2023-03-20]. http://tj.jiangsu.gov.cn/art/2022/7/6/art_85276_10534158.html.
[6]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J].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5(8):6-19.
[7]陈慈,陈俊红,龚晶,等.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特征、类型与作用[J]. 农业经济,2018(1):3-5.
[8]夏治坤. 关于三新经济统计制度的思考[J]. 中国商论,2018(5):176-177.
[9]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J]. 西部旅游,2020(7):10-23.
[10]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EB/OL]. (2018-05-14)[2023-03-20]. http://www.jiangsu.gov.cn/art/2018/5/14/art_59164_7637384.html.
[11]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EB/OL]. (2019-02-01)[2023-03-20].http://www.zgjssw.gov.cn/fabuting/shengweiwenjian/201902/t2019020 1_6053968.shtml.
[12]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J]. 西部旅游,2020(7):10-23.
[13]沈贵银. 着力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政策体系[N]. 农民日报,2020-04-25.
[14]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政策问答[EB/OL]. (2021-09-02)[2023-03-20]. https://dara.gd.gov.cn/fzdt/content/post_3502584.html.
[15]李俊鹏,张言彩,孟祥海. 淮安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2):142-14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孙锋,常生,羌霞.江苏农村“体育空心化”特征、成因与对策研究——以海安县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02):396.
 Sun Feng,et al.Study on feature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llowing of physical culture” in rural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Taking Haian County as an example[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42(16):396.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3-05-09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10-B23);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编号:22SYC-111)。
作者简介:汪翔(1977—),男,江苏南京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产业经济研究。E-mail:njflywang@163.com。
通信作者:沈贵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E-mail:shengy@caas.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