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李丹丹,孟顺龙,胡庚东,等.稻-蟹复合生态种养系统氮磷平衡及经济效益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8):188-191.
 Li Dandan,et al.Study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alance and economic benefit in rice-Eriocheir sinensis mutual ecosystem[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46(18):188-191.
点击复制

稻-蟹复合生态种养系统氮磷平衡及经济效益研究(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6卷
期数:
2018年第18期
页码:
188-191
栏目:
畜牧兽医与水产蚕桑
出版日期:
2018-09-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Study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alance and economic benefit in rice-Eriocheir sinensis mutual ecosystem
作者:
李丹丹1 孟顺龙1 胡庚东1 陈家长12 邴旭文12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 214081; 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无锡 214081
Author(s):
Li Dandanet al
关键词:
稻蟹复合系统氮磷循环氮磷平衡经济效益
Keywords:
-
分类号:
S9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分析了不同密度中华绒螯蟹与水稻复合生态种养系统的利润与氮磷平衡情况,结果显示:(1)3个试验田块的利润分别为72 504.94、88 111.89、69 125.85元/hm2,其中放养河蟹密度最大的田块利润最高,投放密度为 238.40 kg/hm2。表明在本试验密度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河蟹的放养量以提高利润。(2)本研究中氮总输入量为 65.40 kg,最主要的输入途径是肥料,占氮总输入量的50.14%,磷总输入量为28.51 kg,主要的输入途径是肥料,占总输入量的78.92%。氮总输出量均值为25.27 kg,最主要的输出途径是稻谷的输出,输出量为16.46 kg,占总输出量的65.14%;磷总输出量均值为7.36 kg,最主要的输出途径是稻谷的输出,输出量为6.17 kg,占总输出量的83.83%,在生产过程中氮、磷元素的主要利用者是农作物。除了因收获农产品而输出的氮、磷外,很大一部分氮磷元素盈余没有被当季农作物吸收利用,盈余的氮为40.14 kg,占氮总输入量的61.36%,盈余的磷为21.15 kg,占磷总输入量的 74.19%,大部分的氮磷都没有被农作物利用,剩余的氮、磷都残留在土壤中,应适当减少化肥的投入,优化稻蟹复合生态种养系统,提高氮磷利用率。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昂,王武,马旭洲. 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J]. 吉林农业科学,2013,38(3):89-92.
[2]吕东锋,王武,马旭洲,等. 稻田生态养蟹的水质变化与水稻生长关系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0(4):233-235.
[3]杜伟,遆超普,姜小三,等. 长三角地区典型稻作农业小流域氮素平衡及其污染潜势[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1):9-14.
[4]吕东锋,王武,马旭洲,等. 稻蟹共生系统河蟹放养密度对水稻和河蟹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7):1677-1680.
[5]刘学军,赵紫娟,巨晓棠,等. 基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2,22(7):1122-1128.
[6]Reay D S,Davidson E A,Smith K A,et al. Global agriculture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J]. Nature Climate Change,2012,2(6):410-416.
[7]安辉,刘鸣达,王厚鑫,等.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对稻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2,26(3):581-586.
[8]张家宏,王桂良,王守红,等. 茭白-鸭共作系统中氮平衡及经济效益分析[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32(5):498-505.
[9]李长娥. 稻蟹综合种养实用技术[J]. 天津农林科技,2016(2):39-40.
[10]施永海,张根玉,张海明,等. 河川沙塘鳢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评价[J]. 食品科学,2015,36(4):147-151.
[11]马宗琪,衣宁,杨发斌,等. 植物中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140,142.
[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3]郑丹楠,王雪松,谢绍东,等. 2010年中国大气氮沉降特征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5):1089-1097.
[14]巩前文,严耕.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 现代经济探讨,2015(9):63-67.
[15]余灿,刘永超,尚源,等. 稻蟹共生经济效益分析[J]. 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1):302.
[16]王德生. 稻田养蟹技术与效益[J]. 中国农村科技,2003(6):38.
[17]Zhu Z L,Chen D L. Nitrogen fertilizer use in China—Contributions to food production,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b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J].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2002,63(2/3):117-127.
[18]贺纪正,张丽梅. 氨氧化微生物生态学与氮循环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09,29(1):406-415.
[19]许中坚,刘广深,俞佳栋. 氮循环的人为干扰与土壤酸化[J]. 地球与环境,2002,30(2):74-78.
[20]袁金球. 稻田育蟹种效益与生态共赢[J]. 当代水产,2004,29(2):8-9.
[21]吕东锋. 稻蟹共生对水稻和杂草影响的初步研究[D]. 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0.
[22]陈飞星,张增杰. 稻田养蟹模式的生态经济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323-326.
[23]李嘉尧,常东,李柏年,等. 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 水产学报,2014,38(9):1431-1438.
[24]李岩,王武,马旭洲,等. 稻蟹共作对稻田水体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7):838-84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03-07
基金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编号:2016HY-ZD0701)。
作者简介:李丹丹(1989—),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渔业环境监测与保护。E-mail:yunmoqianxi@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