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燕,高翔,张洪.基于双向因果关系探讨道路对营养物产出的贡献[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05):230-237.
 Zhang Yan,et al.Study on contribution of roads to nutrient production based on two-way causality[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9,47(05):230-237.
点击复制

基于双向因果关系探讨道路对营养物产出的贡献(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7卷
期数:
2019年第05期
页码:
230-237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19-03-3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Study on contribution of roads to nutrient production based on two-way causality
作者:
张燕 高翔 张洪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Author(s):
Zhang Yanet al
关键词:
道路建设营养物产出贡献农业生产联立方程
Keywords:
-
分类号:
F54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研究农业产出时,应关注影响产出的直接因素,同时不应忽视间接影响农业产出的因素,道路是一种影响农业产出的重要间接因素。借鉴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的思想,根据道路建设与营养物产出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建立联立方程,并探讨营养物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道路建设对营养物(能量、蛋白质、脂肪)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营养物净产出与道路通行里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营养物净产出与道路交通双向互动模型可以剥离出道路交通因素对营养物产出的影响。仅考虑直接投入因素,影响各区能量、蛋白质与脂肪产出的因素有所不同;从道路建设来看,影响各区铁路、公路建设的主要因素也存在差别;从对营养物产出的贡献来看,公路比铁路明显,且在主产区尤其明显,以2015年为例,公路建设对主产区能量、蛋白质净产出的贡献分别为8.95%、8.60%,而铁路建设只有1.52%、2.36%,通达便捷的公路网络促进了食物生产潜力的发挥。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徐海亚,朱会义. 基于自然地理分区的1990—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J]. 地理学报,2015,70(4):582-590.
[2]张雄化,钟若愚. 自然资源利用及其效率研究——基于粮食安全生产的视角[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2):3-7.
[3]谢文军,张衍鹏,张淼,等. 滨海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与小麦生产间的关系[J]. 土壤学报,2015,52(2):461-466.
[4]王秀芬,李茂松. 中国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脱钩关系分析[J]. 灾害学,2012,27(1):94-97.
[5]Zhang Y,Gao X,Zhang H. Rationality and sensitivity of resource inputs on outputs in chaohu city[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3,4(2):179-185.
[6]Tian X,Sun F F,Zhou Y H .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Chinas hog production[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15(6):1057-1068.
[7]段海啸.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要素贡献——基于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16,48(3):162-168.
[8]史常亮,郭焱,朱俊峰. 中国粮食生产中化肥过量施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4):671-679.
[9]蔡保忠,曾福生.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粮食增产效应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7(7):31-40.
[10]李谷成,尹朝静,吴清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1):141-147.
[11]李宗璋,李定安.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2(2):127-133.
[12]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8:agriculture for development[R]. IBRD,Washington DC,2007.
[13]Angrist J D,Krueger A B. Instrumental variables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fication:from supply and demand to natural experiment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1,15(4):69-85.
[14]张燕,高翔,张洪. 中国农业供养能力的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18(6):224-230.
[15]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ood balance sheets:a handbook[EB/OL].[2017-05-09]. http://www.fao.org/DOCREP/003/X9892E/X9892E00.htm.
[16]国务院办公厅.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EB/OL]. (2016-10-11)[2017-05-09].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0/11/content_5117329.htm.
[1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EB/OL]. (2008-11-13)[2017-05-09]. http://www.gov.cn/jrzg/2008-11/13/content_1148372.htm.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6[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16.
[19]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16[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16.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国交通运输统计年鉴2010—2015[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2015.
[2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6[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86-8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11-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71467、40771186、40930103)。
作者简介:张燕(1962—),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的教学与研究。E-mail:zhangynju@sina.com。
通信作者:张洪,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E-mail:zhhongnju@nju.edu.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