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杜周和,严旭,左艳春,等.花粉管通道转高丹草总DNA创制饲草玉米新种质[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2):141-144.
 Du Zhouhe,et al.Creating forage maize new germplasm by introducing genome total DNA from Sorghum bicolar×Sorghum sudanense into maize inbred line through pollen-tube pathway[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0,48(12):141-144.
点击复制

花粉管通道转高丹草总DNA创制饲草玉米新种质(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8卷
期数:
2020年第12期
页码:
141-144
栏目:
畜牧兽医与水产蚕桑
出版日期:
2020-06-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Creating forage maize new germplasm by introducing genome total DNA from Sorghum bicolar×Sorghum sudanense into maize inbred line through pollen-tube pathway
作者:
杜周和12 严旭1 左艳春1 王红林1 寇晶1 张浩仁2 蒲军2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牧业研究中心,四川南充 637000;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 637000
Author(s):
Du Zhouheet al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技术高丹草总DNA提取饲草玉米种质资源
Keywords:
-
分类号:
S513.03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通过花粉管通道将高丹草总DNA导入玉米自交系,获得遗传改变的突变体。突变体第1代穗柄明显增长,结实双穗,第2代长穗柄性状消失,双穗性状保持,第3代双穗性状保持,株高发生分化。经纯化选择,获得遗传稳定的饲草玉米种质新材料,株高增高,叶片变细长,双穗发育良好,饲用品质改善,全株干物质含量提高。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忠宽,秦文利,智建飞. 河北省农牧结合战略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2):26-30.
[2]龚蓁蓁. 植物“分子育种”的创始人——周光宇[J]. 生命科学,2007,19(3):254-256.
[3]黄骏麒,钱思颖,刘桂铨,等. 外源抗枯萎病棉DNA导入感病棉的抗性转移[J]. 中国农业科学,1986,19(3):32-36,97.
[4]祁永红,韩玉珠,李春秋,等. 玉米自交系授粉后外源DNA的导入转化及性状变异的研究初报[J]. 玉米科学,1996,4(1):19-21.
[5]张秀君,刘俊起,赵倩,等. 用基因枪将高赖氨酸基因导入玉米及转基因植株的检测[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9,7(4):363-367.
[6]孙学辉,敖光明,于静娟,等. 经高赖氨酸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9(2):156-158.
[7]王丰,柳武革,李金华,等. 水稻外源DNA导入系的创建及主要性状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04,2(4):489-494.
[8]王罡,张艳贞,魏松红,等. 花粉管通道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4):40-44.
[9]曹阳,赵东利,王仁军,等. 高粱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抗虫基因的研究[J]. 大连大学学报,2001,22(6):47-52.
[10]侯文胜,郭三堆,路明.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sgna)小麦[J]. 植物学通报,2003,20(2):198-204.
[11]乐锦华,祝建波,崔百明,等. 利用目的基因转化技术培育棉花抗病新品种[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3):173-178.
[12]张茂银,刘庆昌,王子霞,等.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新疆大赖草DNA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0,8(2):165-168.
[13]邹冬生,万文举,彭克勤. 遗传工程水稻研究(二)——玉米DNA导入水稻引起的遗传变异[J]. 湖南农业科学,1993(2):8-10.
[14]李建粤,范士靖,邹震,等. 大豆DNA导入引起稻米蛋白质含量变异的遗传稳定性及赖氨酸含量分析[J]. 种子,2001,119(6):3-7.
[15]杜志宏,张福耀,平俊爱,等. 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2):85-87,70.
[16]孟昭河,刘新军,王玉菊,等.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之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52-56.
[17]李长缨,简元才. 花粉管通道法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J]. 生物学杂志,2000,17(1):9-10.
[18]邓德旺,郭三堆,杨志民. 棉花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的分子细胞学机理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6):124-125.
[19]王永锋,栾雨时,高晓蓉. 花粉管通道法在植物转基因中的研究与应用[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6):764-768.
[20]彭慧娟,刘国华. 花粉管通道法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研究与应用[J]. 作物研究,2005(增刊1):317-321.
[21]刘源霞,兰进好,赵延明. 基因工程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2007,15(增刊1):146-149.
[22]祁永红. 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17-19.
[23]李向龙,张中保,张春,等. 通过去除花丝确定玉米花粉管通道形成时间[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2):80-82.
[24]张雅君,陈钦坚,孙毅,等. 玉米花粉管伸长的时空进程[J]. 玉米科学,2015,23(4):98-103.
[25]祁永红. 大豆DNA直接导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0,8(1):34-3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高雁琳,李钧敏,闫明.接种AMF对煤矿废弃物上高丹草根系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2):452.
 GaoYanlin,et al.Effects of AMF inoculation on growth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system in root of Sorghum bicolor×S. sudanense in coal mining waste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6,44(12):452.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07-01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18NZ0058、2019YFN0022);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编号:2016TSCY-007)。
作者简介:杜周和(1968—),男,四川南充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饲草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E-mail:duzhouhe@126.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