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战胜,马文礼,屈晓蕾,等.黄河含沙水自流微灌技术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3):112-116.
 Zhang Zhansheng,et al.Impacts of gravity micro-irrigation technology of sediment laden water from yellow river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wine grape at eastern foot of Helan Moutain in Ningxia area[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46(13):112-116.
点击复制

黄河含沙水自流微灌技术对宁夏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PDF)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CN:32-1214/S]

卷:
第46卷
期数:
2018年第13期
页码:
112-116
栏目:
园艺与林学
出版日期:
2018-07-0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Impacts of gravity micro-irrigation technology of sediment laden water from yellow river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wine grape at eastern foot of Helan Moutain in Ningxia area
作者:
张战胜1 马文礼1 屈晓蕾2 王世平3
1.宁夏农垦农林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银川 750021; 2.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750000;
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Author(s):
Zhang Zhanshenget al
关键词:
黄河含沙水自流微灌酿酒葡萄产量品质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均匀度糖酸比
Keywords:
-
分类号:
S663.01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研究黄河含沙水沟灌和自流微灌条件下酿酒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索贺兰山东麓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状况,根际土壤水分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地区使用自流微灌系统较传统沟灌可节水1 673.7 m3/hm2,灌溉水利用效率较沟灌高8.47 kg/m3;自流微灌系统的末级输水管的各溢水口出水量间差异不显著,灌水均匀度较高,能够满足生产需要,但输水软管首部至尾部各溢水口肥料均匀度在0.05水平上达到了显著差异,效果不佳;在产量和品质方面,自流微灌能够提高浆果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利于酿造优质葡萄酒的糖酸比例形成,百粒质量较沟灌增加10.0 g,但经济产量间差别不大。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晓煜,刘静,张亚红,等. 中国北方酿酒葡萄气候适宜性区划[J]. 干旱区地理,2008,31(5):707-712.
[2]张晓煜,韩颖娟,张磊,等. 基于GIS的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区划[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0):275-278.
[3]郭秉晨.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总体发展规划[J]. 中国乡镇企业,2012(8):68-71.
[4]杜军,沈润泽,马术梅,等.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滴灌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8):65-69,72.
[5]林华,李疆. 干旱荒漠地区葡萄滴灌试验[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3,26(4):62-64.
[6]施明,朱英,司海丽,等. 灌溉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节水灌溉,2013(10):1-3.
[7]苏培玺,施来成. 塑料薄膜滴灌带在沙地葡萄节水中的应用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18(4):94-98.
[8]杜太生,康绍忠,夏桂敏,等. 滴灌条件下不同根区交替湿润对葡萄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43-48.
[9]贺光军,景清华,鲍子云,等. 黄河水滴灌初步试验研究[J]. 节水灌溉,1999(1):25-27.
[10]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葡萄黄河水自流微灌技术及安装施工规范:DB64/T 955—2014[S]. 2014.
[11]王华,王飞,张春晖,等. 葡萄与葡萄酒实验技术操作规范[M].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49-152.
[12]马世林,李波,王铁良. 秸秆生物反应堆条件下秋冬茬温室番茄滴灌灌溉制度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11(6):10-18.
[13]苏学德,李铭,郭绍杰,等. 不同灌水处理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49-18652.
[14]房玉林,孙伟,万力,等. 调亏灌溉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3):2730-2738.
[15]刘雪梅.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酿酒葡萄成熟度指标与葡萄酒质量关系的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34-35.
[16]张海军,王振平,王世平,等. 灌溉方式对沙荒地土壤水分、葡萄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2008,37(5):56-58.
[17]杜太生,康绍忠,张霁,等. 不同沟灌模式对沙漠绿洲区葡萄生长和水分利用的效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5):805-810.
[18]宋时洋,郭玉晓,于咏梅,等. 加糖量对家庭自酿红葡萄酒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2):323-325.
[19]闫妮妮. 葡萄产量对果实品质及葡萄酒质量的影响[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47-48.
[20]晁无疾,周敏,马云峰. 温室葡萄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1(2):18-20.
[21]刘来馨,王福成,姜更生,等. 栽培密度和产量水平对酿酒葡萄含糖量的影响[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9(3):13-15,1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02-08
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编号:2013GB2G300490)。
作者简介:张战胜(1984—),男,陕西澄城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作物高效节水和高产栽培研究。E-mail:zzs211314@163.com。
通信作者:王世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果树栽培研究。E-mail:fruit@sjtu.edu.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