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妍,张欣然,程庆. 中国亲子旅游研究综述[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4):79-80,82.
[2]宋书楠,冯明会. 亲子旅游的特征研究——基于去哪儿网和同程旅游的调研报告[J]. 改革与开放,2015(17):83-84,88.
[3]张颖,陈奕捷,王道龙.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209-219.
[4]刘红瑞,霍学喜. 城市居民休闲农业需求行为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微观调查数据[J]. 农业技术经济,2015(4):90-97.
[5]赵仕红,常向阳. 休闲农业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元Logistic模型的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16(9):88-93.
[6]李昌,张岩. 观光农园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2):110-112.
[7]王晓丹,史岩,张小栓. 基于期望差异理论的山东省观光农业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26-29.
[8]杨丽华. 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湖南省长沙市的实证分析[J]. 农村经济,2009(2):61-64.
[9]田彩云,王明月. 京郊观光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密云县观光休闲农业旅游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10(8):37-39.
[10]许标文,郑百龙,池敏青. 基于PLS回归的上金贝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研究[J]. 台湾农业探索,2010(4):50-53.
[11]王晓蓉,王树进. 基于SEM的休闲农业园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地区调查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413-419.
[12]张蓓. 都市农业旅游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实证分析——基于广州农业旅游景点的调查[J]. 中国农村经济,2012(12):80-92.
[13]赵仕红,常向阳. 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调查数据[J]. 农业技术经济,2014(4):110-119.
[14]王晓明. 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休闲观光农业园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北戴河集发农业园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0):51-54,76.
[15]钱惠新. 基于旅游感知视角的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淮安地区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173-178.
[16]何成军,李娴. 亲子旅游市场调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6):43-45.
[17]丘伟萍. 亲子旅游市场调查研究——以广州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8):130-132.
[18]刘学莉. 亲子游市场的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19]刘敏,窦群,刘爱利,等. 城市居民亲子旅游消费特征与趋势研究——基于家庭结构变化的背景[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11):1404-1408.
[20]孙琼,刘敏. 孩子年龄与城市居民亲子旅游行为的差异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旅游论坛,2016,9(4):17-26.
[21]刘妍,赵川,陈嘉睿. 基于“推拉阻”模型的国内亲子旅游决策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5):115-119.
[22]张红. 有关亲子游产品及其开发的几点思考[J]. 旅游研究,2010,2(4):51-55.
[23]刘妍. 我国亲子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科技广场,2013(11):206-210.
[24]陈春燕,李娴. 成都市亲子游产品的设计及促销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3(21):271-272.
[25]史云,王中华,陆文励,等. 休闲农业亲子游憩活动优化设计——以保定市农业生态观光园为例[J]. 河北林果研究,2016,31(1):75-78.
[26]王璇璇. 乡村旅游新业态“亲子农场”发展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4):24-26.
[27]唐亚男,李琳,张怡涵. 开封市亲子农场旅游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6):68-70.
[28]高明. 游客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和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述评[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35-143.
[29]汪侠,梅虎. 旅游地游客满意度:模型及实证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7):1-6.
[30]王斌. 景区形象与游客感知价值、满意和忠诚的关系的实证研究[J]. 旅游科学,2011,25(1):61-71.
[31]Zabkar V,Brencic M M,Dmitrovic T. Modeling perceived quality,visitor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ural intentions at the destination level[J]. Tourism Management,2010,31(4):537-546.
[32]Bigne J E,Sanchez M I,Sanchez J. Tourism image,evaluation variables and after purchase behavior:inter-relationship[J]. Tourism Management,2001,22(6):607-616.
[33]Castro C B,Armario E M,Ruiz D M.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heterogene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destinations image and tourists future behaviour[J]. 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175-187.
[34]卞显红. 旅游目的地形象、质量、满意度及其购后行为相互关系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84-88.
[35]汪侠,梅虎. 旅游地顾客忠诚模型及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2006,21(10):33-38.
[36]韩春鲜. 旅游感知价值和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的关系[J]. 人文地理,2015,30(3):137-144,150.
[37]黄炜,孟霏,白雪琴,等. 集中连片特困区乡村旅游满意度影响机制实证研究——以武陵山片区张家界、凤凰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1):110-115.
[38]余勇,田金霞,粟娟. 场所依赖与游客游后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以价值感知、满意体验为中介变量[J]. 旅游科学,2010,24(3):54-62,74.
[39]魏鸿雁,陶卓民,潘坤友. 基于乡村性感知的乡村旅游地游客忠诚度研究——以南京石塘人家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2014(3):108-116.
[40]Ding L,Velicer W F,Harlow L L. Effects of estimation methods,number of indicators per factor,and improper solutions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fit indices[J].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1995,2(2):119-143.